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孫立恩有些痛苦的想著,如果有人能替自己操心這些破事兒,或許還能更自在一點。
誒……等會。孫立恩眼睛忽然一亮,這不是有人能替自己頭疼嘛!
·
·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孫立恩站在懶得搭理自己的張智甫教授面前,語氣誠懇,表情期待的努力道,“張老師,我現在實在是分身乏術,搞不清白這些東西咧。”
為了讓張智甫替自己頂這個麻煩,孫立恩非常有心機的用上了剛剛學會的云鶴話。“您經驗豐富,搞這種事情肯定比小孫我合適的多……也不是每次都要麻煩您嘛!”眼看張智甫就要拒絕,孫立恩連忙補充道,“今年第一次,您就高高手抬我一把,往后有了個規范,我跟著做就行了。”
“那你的獎金怎么搞?”張智甫狐疑的看著孫立恩,要不是知道孫立恩這孩子人性還不錯,老張都有心思懷疑孫立恩這是打算借自己的名義,額外給他多撈些好處。要知道,孫立恩今年才買了房,眼看明年就要結婚,花錢的地方恐怕不止一處兩處。
“您給我算成最低的就行。”孫立恩對此態度明確,“我是主任,平時拿的門診和績效也是科里最高的。獎金要是還把我算成最高,那就太不公平了。”
“那行。”有了這句話,張智甫算是放心了,“這事兒我給你頂了,不過……”他話鋒一轉問道,“你們實驗室搞的那個檢測試劑怎么樣了?”
張智甫畢竟還是個云鶴人,他的老單位正是SARS之后專門投資建設的應對傳染病的醫院。老張同志比起其他人更能體會到這次疫情的嚴重程度。
“目前看,全國范圍之內我們的試劑盒效果最好,準確度目前也是最高的。”對沈夕的工作結果,孫立恩表示了高度肯定,“目前實驗室還在改進引物結構,同時生產車間也在積極優化生產流程。我們應該能在一周之內得到一個比較好的結果。”
“那就好。”張智甫教授看上去松了口氣,“你自己要對這次的疫情有個更全面的認識——云鶴的問題可能比我們一開始預計的都要嚴重。”
“啊?”孫立恩眨了眨眼睛,“更嚴重?我看通報上感染人數沒有增加啊。”
“現在的檢測能力還很有限。”張智甫搖了搖頭嘆氣道,“為了利用好現有的檢測資源,云鶴對患者的確診要求比較嚴——表現出癥狀的患者,必須有海鮮市場暴露史。”他看著孫立恩皺眉道,“可是,我以前的醫院那邊說,他們這段時間新收了十幾個病人,都有發熱、頭疼和咳嗽,CT檢查結果也和已經確診的患者高度類似。但是因為診斷標準卡在這里,這些病人都沒辦法確診。”張智甫教授看向孫立恩道,“現在,你知道實驗室里正在搞的那批東西有多重要的意義了吧?”
“那些東西,不光是我們撲滅疫情的最有力武器,同時也是扭轉數據失真的關鍵因素。”張智甫教授沉聲道,“現在的數據有明顯的異常,而我最擔心的就是這些異常數據誤導衛健委的判斷。”
“我們是一個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學科。數據是我們了解現實的最直接渠道。”張教授說起這話的時候顯得憂心忡忡,“但如果數據出了岔子,我們所看到的現實就會出現偏差。而這種偏差是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