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為了感謝書友“百魁”于2021年7月6日在廣州獻血而特別加更。單次全血加更三章,之后還有一章為他的加更。
這一晚上,孫立恩睡的非常不踏實。
云鶴為前來支援的醫療人員準備的酒店一點問題都沒有。所有人都是自己一個房間,雙人大床隨便睡。唯一稱得上是缺點的也就是房間有些偏冷,不過開了暖氣之后情況有了巨大改善。
但躺在床上……孫立恩滿腦子都是各種各樣的預案在上演。他不知道自己將在傳染病醫院遇見什么情況,碰到什么樣的病人。不知道四個醫療組里,自己這邊能不能分到一臺ECMO用于搶救病人。不知道和自己搭班干活的醫生們,以及綜合診斷中心的同事們有沒有辦法應對在傳染病醫院里長期工作的壓力。
之前在大巴上,孫立恩就已經向張教授詢問了一些相關情況。雖然云鶴也有P4實驗室,但他們不太可能像寧遠醫學院的病毒研究所一樣,儲備大量的P4級別防護服,并且還有相應的緊急鋪設改造設備。寧遠醫學院病毒所使用的這一整套快速鋪設和化學噴淋設備,是寧遠醫學院病毒研究所和幾個校屬企業共同研究開發的應急設備。由于還沒有完成相關認證,這套設備也只在四院應急應用過兩次。
也就是說,這一次進入云鶴市傳染病醫院緊急支援,孫立恩等人不可能像在四院的時候一樣,穿著雖然活動不是很方便,但至少不憋氣的正壓防護服工作。他們只能用N95口罩、防護服等其他手段,以二級半的級別進行自我防護。
那些經歷過SARS的醫生或許還有些經驗。但其他年輕醫生里,有很多人都沒有過長期佩戴N95工作的經驗。孫立恩深知,在佩戴著N95口罩的情況下進行救治,對醫務人員的體力和身體是一項極其嚴峻的考驗。如果患者發生了需要搶救的情況,那么所有醫生的體力儲備都會被迅速消耗一空。
其他年輕的醫生有沒有這樣的意識準備,除寧遠四院以外的醫護工作人員能不能扛得住這樣的困難……孫立恩這一晚上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他原本以為自己會擔心這場影響國運的戰爭,他以為自己會操心物資的準備。但在凌晨四點的云鶴夜里,孫立恩唯一操心的卻是自己領導的這些醫務工作人員。
床位是可以想辦法的,改造病房,把病床搬進去就行。治療設備是可以想辦法的,全國各地的醫院的儲備和設備只要有需要,都能運送到云鶴來使用。在強大的工業體系支撐下,在國家的動員下,物資永遠不會成為問題。
但醫務工作人員不一樣。培養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需要八年,培養一名合格的臨床護士需要五年。哪怕完全無視他們作為“人”的價值,僅僅將他們視為工具,這個生產周期也長到了孫立恩無法接受任何一個人損失的地步。
他躺在床上,感覺自己仿佛正在被一個冰冷的泥潭所吞噬著。
·
·
·
早上六點二十,徹夜未眠的孫立恩從床上站了起來。花了十分鐘洗了個熱水澡之后,他穿好了自己的橙色夾克衫,帶著口罩來到了二樓餐廳。
餐廳里空空蕩蕩,也許是因為宋安省醫療隊來的太過迅速,酒店的餐廳根本沒有準備。孫立恩出現在餐廳里的時候,酒店的工作人員紅著眼睛道歉說,他們現在能提供的只有泡面。
“有泡面就不錯了。”孫立恩溫和的笑了笑,他接過這位工作人員遞來的泡面,然后倒了熱水進去。他低頭看了看手機,確認丁大姐再過十五分鐘就會和前往傳染病醫院的車輛一起抵達樓下后,他吃起了碗里還有些硬挺著的面條。
“大夫……”孫立恩吃著面條的時候,剛才那個紅著眼睛的酒店工作人員小心翼翼的站在旁邊問道,“我們……能贏的吧?”
孫立恩有些詫異的一轉頭,卻看到了那個酒店的工作人員已經淚流滿面。
“能,肯定能。”孫立恩連忙說道,“你看我們來了這么多人,一定能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