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腦膜炎吧。”徐有容低聲道,“我查一下他的腦脊液壓力。”
顱內炎癥基本都會引起腦脊液壓力上升。而腦脊液壓力上升就意味著腦室壓力增加,從而使大腦處于受壓迫狀態。
大腦是個很嬌貴的器官。只要稍微有些不對勁,就能表現出各式各樣奇怪的癥狀。幻覺和癲癇都可以是因為腦室壓力上升而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腦炎累及到特定區域而引起的癥狀。
剛把病人重新送回搶救室,護士小郭就帶來了一條好消息。“系統里找到了患者兩天前接受治療的記錄,患者兩天前高燒40.2攝氏度,前往社區醫院檢查后接受了抗生素靜脈滴注。”
感謝寧遠市推行的聯網數字病例系統。全市所有的社區醫院和大型醫院都實現了病歷共享。小郭只是拿著高嚴的身份證去掛了個號,就拿到了他幾天前剛剛接受治療的記錄。
“主訴,高熱,畏寒,頭痛。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予以頭孢呋辛靜脈滴注,頭孢克洛口服,布洛芬口服。”徐有容快速瀏覽了一遍下級醫院的治療手段,“抗生素無效,病毒性腦炎?”
頭孢呋辛是第二代頭孢菌素,也是臨床上常用的對抗不明細菌感染的抗生素。對大部分細菌性腦炎都有非常好的效果。但很明顯,它對高嚴的癥狀毫無幫助。
如果不是細菌性腦膜炎,那懷疑的對象就自然而然變成了病毒性腦膜炎。
“請神內來會診。”孫立恩考慮了一會,作出了決定。“我先做個查體,一會徐醫生你抓緊時間做個腰椎穿刺,測一下腦脊液壓力。”
急診科的醫生和神外的醫生都有同樣的愛好——拿著一個橡膠頭的小錘子在病人身上敲來敲去。這種有些滑稽的動作,其實是一項重要的檢查。通過敲擊或者刮擦不同的部位,觀察病人的反射行為是否正常。反射動作過小或者過大,反射區域變化,都提示著不同的癥狀。在懷疑病人有病毒性腦膜炎的情況下,進行反射動作檢查,是一項很有價值的檢查手段。
孫立恩用棉簽的木頭一端,在高嚴的右足背外側上劃了一下。而高嚴右腳的拇指稍微收縮了一下。隨后孫立恩在小郭的幫助下,將高嚴的大腿搬到靠近床沿的位置,讓他的小腿自然垂下。輕輕用叩診錘敲擊了一下他的股四頭肌位置。
高嚴的小腿在敲擊后猛的踢了出去。
徐有容瞇起了眼睛,“往膝蓋上面敲一下看看。”
孫立恩照做了。叩診錘輕輕一敲,高嚴的小腿又一次猛的踢了出去。
同時表現出查多克(Chaddock)征陽性。下肢腱反射亢進。
這意味著高嚴的中樞神經,受到了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