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嫣然的父母都是寧遠本地郊縣人。上完初中就背井離鄉,去沿海地區打工了。等到再次回到寧遠的時候,兩人都已經二十歲了,到了郊縣老人們眼中“應該結婚”的年齡。
于是幾經牽線介紹,兩人湊在了一起,成了一對夫妻。一年后,二十一歲的小夫妻生下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也就是小嫣然。
然而小嫣然的母親,在沿海地區打工的時候,因為一次高危性行為感染了乙肝。乙肝這種疾病,對于免疫力健全的成年人來說其實直接影響并不算大。很多人甚至不會表現出任何染病的癥狀,只是成為終身攜帶者而已。直到后來,工廠組織了一次體檢,小嫣然的母親這才發現,自己得了乙肝。
而在回來相親結婚中,為了防止男方以此為借口,壓低聘金彩禮,小嫣然的母親和家人選擇了守口如瓶。而由于聽說“乙肝孕婦生小孩會被送到傳染病醫院隔離”,等到臨近產期的時候,小嫣然的母親干脆找了親戚,把自己送進了一家民營產科醫院。從而避免了生產前的乙肝檢查。
而這也令小嫣然失去了出生后注射乙肝抗體以阻斷乙肝感染的機會。
乙肝患者的母乳里也含有病毒,除了出生后黃疸退的很慢以外,小嫣然在六個月以前倒是沒有表現出什么異樣。六個月之后,為了出去打工,小嫣然的父母再次背井離鄉,而孩子則被留給了老人們照顧。
乙肝病毒開始活躍了起來,而小朋友自身的免疫系統還遠不足以對抗肆虐的乙肝病毒。很快,病毒侵占了小嫣然的身體,在一次急性發作之后,轉入了慢性期。而急性發作的表現,則被老人們當成了小孩的熱驚厥癥狀。按照土方子,在電線桿上貼了符紙之后,也就算是沒事了。
直到四歲的時候,嫣然要上幼兒園了。而幼兒園的入園體檢,第一次提醒了家長,小嫣然的身體狀況有恙。
“肝功能有些差呀。”體檢結果明明白白的放在了回家探親的嫣然父母面前,但這一次,他們想到的辦法卻仍然是“找關系”。于是,負責接生小嫣然的民營醫院,在收取了五百塊錢的“資料費”以后,出具了一份完全虛假的體檢單。上面標明,小嫣然的身體狀況一切正常。
而這個時期開始,小丫頭就經常捂著肚子喊疼。但肝區疼痛的癥狀表現,卻被家長當成了“小孩貪涼拉肚子”的結果。
兩年幼兒園生活后,小嫣然上了小學一年級。而這一次,老師們漸漸發現,小嫣然雖然面部消瘦,但是肚子卻越來越大,身上也越來越沒力氣了。
老師們幾次三番勸說家長,但家長就是不肯帶小嫣然去醫院檢查。直到后來鄉鎮上的婦聯收到了舉報,家長這才在婦聯和團委工作人員的監督甚至逼迫下,帶著孩子來了醫院。
住院一周后,醫院活檢的檢查結果是……肝癌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