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光了是好事兒。”老吳笑瞇瞇的拍了拍帶隊警察的肩膀,“這些吸毒的家伙個頂個都是大麻煩。你們把他們都抓干凈,還老百姓一個朗朗乾坤,多好。”
緝毒大隊的警察們聽到老吳這句話,忽然一起露出了一個苦澀的笑容。
“哪兒有那么容易。”和老吳握過手的那個警察苦笑道,“現在這些人都不玩以前那套當面交易的路數了。動不動就是利用電商平臺和快遞交易。而且毒品的類型也越來越多,從以前的麻醉品和管制藥品到現在的各種致幻劑……防不勝防啊。”
“我從來都沒搞懂過。”老吳看著躺在床上的徐牧羊,嘆了口氣問道,“他們為什么要吸毒?把自己搞的人不人鬼不鬼,家破人亡散盡家財的?”
“被人蠱惑的居多。”緝毒大隊的警察搖頭道,“總有人吹噓什么毒品能增強記憶力,提供靈感,提神,甚至還有說這玩意能減肥的。吹什么的都有,但最可怕的是,總會有人信。”
老吳狠狠道,“要我說,只要有人鼓吹吸毒有好處,那就都改按照販毒論處。動動嘴皮子就能害的別人家破人亡,這些人簡直都是混蛋!”
·
·
·
孫立恩坐在自己的診室里,認真寫著新的病例記錄。
急診門診,在某些程度上來說就像是增強版的全科醫生。不管患者究竟是哪兒不舒服,只要需要急診服務,而且病情并沒有嚴重到需要當成二級或者以上患者被送到搶救室里去,就都得老實排隊等急診門診醫生判斷。
而孫立恩的狀態,其實更適合去處理內科問題而不是當個看上去很帥氣的外科醫生。
說起來,內科和外科之間的對立和互相吐槽,持續的時間幾乎和現代醫學的歷史一樣悠久。當年甚至有幾個外科醫生在著名醫學雜志BMJ(《英國醫學期刊》)的圣誕特刊上聯合寫了一篇論文,用相當“嚴謹”而且“巧妙”的實驗設計證明,外科醫生普遍比內科醫生更高更帥,而且禿的更少。
而內科醫生們則對外科醫生們的各種“職業病”頗為不滿。尤其體現在外科醫生們的查房和病歷書寫上。諸如“內科醫生用手去阻擋電梯關門,而外科會用頭去擋”,以及“病歷房在挑戰內科醫生的底線,而外科醫生在挑戰病歷房的底線”之類的笑話也層出不窮。反正互相diss這種事情,既不傷和氣又能讓大家一起笑出聲來。這倒也是壓力巨大的醫院生活中,難得的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