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友謙的話倒是**裸的直接。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遇到這種情況反而更容易釋懷——還能活個六七年,和還能活個兩三年,對于這個年齡層的不少人來說,其實區別不大。
“你吃藥了沒有?”黃主任沉默了一會后問道,“吡非尼酮和尼達尼布,你吃了沒有?就算不能治愈,至少也能緩解進展……”
“尼達尼布一盒要八千塊,一盒藥能吃半個月。吡非尼酮便宜一點,也得八百一瓶。可這東西一瓶五十四粒只能吃三天。”吳友謙搖了搖頭,“費那個錢干什么?一個月要么八千,要么一萬六,還不如我去多資助幾個學生……”說到這里,老吳很有些得意的說道,“我五年資助的那個高中生,考上交大了。”
一群醫生正在遲疑該說些什么的時候,吳友謙忽然從床上坐了起來,他對著孫立恩招了招手,“你過來。”然后對旁邊的其他醫生道,“你們……先出去一下,我有些事情和小孫說。”
周圍的幾個醫生們互相對視了一眼,一起很有默契的走出了房間。就連沒聽明白吳友謙在說什么的布魯恩博士也被帕斯卡爾給拽了出去。
“小孫,來,你先坐下。”吳友謙指了指自己對面的床,對孫立恩問道,“我聽周軍說,你已經進組開始做實驗了?”
孫立恩遲疑的點了點頭,研究生生涯還沒有正式開始的他之前初步參與過科研工作,主要是給已經寫好了論文的師兄打下手。正式的實驗,他還沒開始做過。這個狀況,很難單純的用“做過實驗”或者“還沒有”來區分。
“還沒有課題吧?”吳友謙想了想,隨后問道,“我這邊有個課題,和診斷有些關系。你有興趣么?”
孫立恩這下可不能光點頭或者搖頭了,他輕咳了一聲道,“吳院長,劉老師已經打算招我入學了,去其他課題組……這個恐怕不行吧?”
“我也沒想著從劉堂春手底下挖人。”吳友謙笑了起來,“你的本事我也多少領教了一些,確實讓人印象深刻。不過,我估計我這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毛病,首先看出端倪的應該不是你吧?”
孫立恩毫不猶豫的點了頭,既然人家已經看出來了,那自己再嘴硬的意義可就不一樣了。“是宋院長先覺得您可能有些不適,才讓我來看的。”
“嘿,女同志果然心細。”吳友謙咧開嘴樂了,“哪怕宋文這個丟三落四的性子也不例外。”他對孫立恩認真道,“你的診斷和推理都很不錯,但是有一個重大的缺陷,你自己知道是什么吧?”
孫立恩回想了一下自己自從有了狀態欄后的診斷過程,遲疑道,“我覺得……主要是經驗不足。”
有些時候,孫立恩在狀態欄的提示下能夠非常精準的把握住線索開始進行診斷。可問題在于,這些診斷有時候推倒到一定地步的時候,往往會因為孫立恩自己的知識儲備不足和行醫經驗缺乏而陷入中斷或者診斷困難的境地之中。
“對了。”吳友謙很欣慰的點了點頭,天才總是難免自大,孫立恩能看得清楚自己的缺點,這就又是一項難得的特質。“所以,我打算讓你進這個課題組。”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孫立恩自然也有些好奇,“您說的課題組是……?”
“水木大學主導的一個疾病診斷人工智能輔助識別系統的研發。”吳友謙笑瞇瞇的拋出了自己的殺手锏,“進組之后,其他的事情都不用你干。你只需要看病例報告就行——全國所有數字化存檔的病例記錄隨便你看。當然,如果項目順利的話,你還需要和AI進行幾次對比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