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有意思了。孫立恩搓了搓自己的下巴,疾病的發展大部分時候都存在差異性。同樣的疾病發生在不同的患者身上,表現出來的癥狀一般不會完全一致。比如同樣是H1N1病毒所引發的甲型流感,有些人會有高燒、肌肉疼痛、咳嗽、咽喉疼痛,甚至轉為肺炎并發膿血癥、乃至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損傷。但并不是每一個感冒患者都會同時擁有完全一樣的癥狀。甲流平均每一百名患者中,約有1~10人需要住院治療,而每一百名住院的患者中,有大約10~25人會被送入ICU進行治療。由于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期間服用的藥物甚至休息的程度也不盡相同,因此表現出的癥狀必然存在差異。
有些甲流患者甚至從頭到尾都沒有嚴重癥狀。
由于身體差異,從而導致的癥狀差異幾乎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疾病中。這也是醫生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每個疾病的癥狀都表現的完全一致,那也就沒有必要去看醫生了。大家只要根據癥狀,自行購買藥物即可。
正是因為絕大部分患者在同一種疾病面前所經受的不同折磨,醫生這一職業才有存在的意義。
但是從林強的描述里,孫立恩看不到這些患者有什么癥狀上的區別——大家都低燒、淋巴腫大、肌肉跳動、關節疼痛甚至“舌苔長白毛”,這些癥狀實在是太過行動一致,以至于孫立恩自己的第一反應就是“不相信”。
太巧了,同時也太一致了。孫立恩沉吟了片刻后問道,“您處于這種情況有多久了?之前曾經去其他醫院看過么?”
“看過看過。”林強連連點頭,他從一旁的提包里摸出了一疊看上去有些磨損的紙片和本子出來。“這些都是資料。”
從資料上看,過去兩年里,林強輾轉了六家醫院,掛號了二十幾次。抽血抽了五十多管,各項檢查數據一應俱全。六家醫院一共給林強做了五次CD4細胞絕對計數檢測,數值略有波動,但始終在280到330之間。
“最近一次檢查是在半年以前。”孫立恩快速瀏覽了一遍所有的報告,然后放下了手里的單據問道,“你之前這……兩年里,幾乎每隔三個月就會去一家醫院進行檢查。為什么最近這半年突然停止了就診呢?”
林強的表情一下子僵住了,他仿佛被抽掉了所有力氣似的,半靠在椅背上嘆了口氣,“六家醫院都是國內有名的醫院,他們都說我沒病……查不出來還能怎么辦?我已經準備等死了。”
“但是你現在又坐在我的面前了。”孫立恩故意用有些拗口的遣詞造句說道,“其實你還是想活下來的對吧?”
“那當然!”林強點了點頭,臉上多了幾分哀求,“孫醫生,你是我最后的希望了……”
孫立恩用筆點了點面前的記錄本,為求保險起見,他還是忍不住看了一眼對方頭頂上的狀態欄。
“林強,男,32歲,慢性疲勞綜合征(16842.33.22)”
孫立恩琢磨了一下,“既然你來了這個地方,那你也應該知道,我這里并不是個常規意義上的醫院。有些檢查手段可能需要換個地方或者重新挑個時間才能做。”他一邊編著瞎話,一邊觀察著林強的表情,“我得先和實驗組的組長討論討論具體安排,你先在這里坐著等我一下,我馬上就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