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名為錢愛武,年齡65歲,身高155厘米,體重68公斤。由于兩年內不規律下體出血而入院檢查。經過CT和病理檢查后,確定為III級低分化鱗癌,并且已經累及到了vagina下段三分之一的位置。
分期三期,分型也已經確認后,接下來的手術治療就成了理所應當的治療過程。由于分期屬于中晚期,因此手術的范圍也比較大。除了切宮以外,醫生們同時切除了錢愛武的兩側卵巢及附件,并且對她腹腔內的淋巴結進行了清掃處理。
手術過程很順利,腹腔手術過程中也并沒有發現淋巴轉移和腹膜轉移的跡象。兩個小時的手術后,主刀醫生馮楚潔結束了治療,并且由第一助理醫生進行了關腹。
“過程沒有問題,術后的查對也沒有問題——至少我們肯定沒有在患者體內留一塊紗布之類的。”馮楚潔對孫立恩道,“根據我們的詢問,患者之前有高血壓史,口服的藥物是非洛地平片。”
推開病房的門,孫立恩看到了躺在床上的錢愛武。
“錢愛武,女,65歲,子宮切術后(07.34.42),腸管水腫(05.11.24),胸腹盆皮下組織及筋膜水腫(05.09.10),盆腔及腹部盆部皮下組織散在積氣(03.22.26)。”
這次的狀態欄仿佛變成了一個影像科醫生,提示的狀態全是影像學上的診斷內容。
“做CT了么?”看到這么多明顯的影像學癥狀改變,孫立恩第一反應就是詢問患者的影像學檢查結果。至少從狀態欄上的信息判斷,這可能是一個同時涉及胸腹盆腔的感染——光從感染范圍上來看就是重癥。
更要命的是,患者又剛剛經歷了一臺創傷相當大的器官摘除手術,并且手術還累及到了淋巴組織——所謂根治性淋巴清掃術,實際上就是整塊淋巴切除的醫學說法。而在錢愛武的腹腔中,為了防止癌細胞淋巴轉移,作為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淋巴節被大量切除了。
如果錢愛武的胸腹盆腔同時出現感染,那么剛剛進行了手術的腹腔和盆腔一定會是重災區。
“術前做了,術后還沒有。”馮楚潔皺著眉頭答道,“她現在情況不是太好,我們想盡量避免搬動。”
大型術后靜臥修養是必須的。這不光是為了讓患者盡快康復,同時也能避免因為運動而導致的創口破裂。一般來說,如果不是特別必要,醫生們都不會把一個剛剛做完器官摘除手術的患者搬下床來,送到CT室再去做個檢查。
“等一下送去做個CT吧。”孫立恩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我先問問看患者情況。”
錢愛武已經醒了,她躺在床上,面色蒼白,神情痛苦。
“醫生啊,我疼……”她隱約看到了面前有幾個白影閃過。劇烈的疼痛下,她說話都有些發虛,“救救我……”
孫立恩戴上了手套,快速對錢愛武進行了一次腹部觸診。并且讓徐有容聽了她的肺音。
“腹部膨隆,無壓痛,腹肌緊張,雙下肢不腫。”完成檢查后,孫立恩和徐有容快速交流了一下檢查結果,“雙肺未聞及干濕性啰音,患者神志清楚、躁動、氣促。心率126,無病理性雜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