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孫立恩的認知中,肝移植術的難度是極高的。這不光需要有一間萬級潔凈等級的手術室和配套設備,同時還需要有一個對肝移植術有豐富經驗的團隊,一名優秀的麻醉師,一名負責擬定輸血方案的輸血醫學醫師,一名制定隨后免疫計劃的免疫學專家。更不用提捐贈方那邊還需要一只同樣規模的團隊了。
兩個團隊,往少了估計也得十幾號人才能搞定的任務,這就算把整個醫療組都搭進去也不夠用啊。
肝移植擇期倒是不稀奇,這大約是父母為了拯救子女而做出的偉大犧牲。但……在波利坦維亞,能保證接受移植的患者獲得足夠穩定且長期的抗排異藥物么?
“后面的用藥能保證么……?”孫立恩這人心里藏不住事兒,有問題一般直接就問了,“你們團隊里的護士也不夠用吧?麻醉呢?”
“當然不能光靠我們來做呀。”胡佳笑道,“放心吧,下午還有從瑪拉蒂港國立醫院來的醫護人員,他們作為輔助和見習參加手術。人手上沒有問題。”
解釋完了自己工作上的事情后,胡佳又開始催起了孫立恩,“趕緊穿衣服,等會食堂坐不下了!”
·
·
·
雖然食堂大師傅很感激孫立恩送來的趁手的家伙事兒,但這也帶來了一個副作用——飯菜好吃了,其他七局的職工以及眾多本地員工來吃飯的意愿大大增強。尤其是那些趕著早上七點到八點十五分,吃免費早餐的波利坦維亞員工們,現在早到打飯的積極性無比高漲。
說起來,提供免費早餐其實也是七局的項目經理們無奈的選擇。他們招募的基本都是本地的卡圖族人,而過慣了雇農和小自耕農生活的卡圖族人們……往好了說是天性比較浪漫而且不愛擔心,往難聽了說那就是懶。以前營地里規定中國員工早上八點打卡,卡圖族員工八點半集合。但往往都是中國員工開始工作了,卡圖族的員工們十點鐘人都到不齊。
后來在和本地投資設廠的中國民營投資者們溝通了一下后,七局決定效仿當地紡織廠,在起點到八點十五分為卡圖族員工提供免費早餐——晚到了就吃不到。結果政策一經推出就獲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卡圖族員工們的按時出勤率基本達到100%。
但后果嘛……那就是早上的食堂無比擁擠。醫療隊來了之后食堂更是顯得局促,醫生們得和其他員工搶著排隊才能按時吃到飯。
他們的作息時間可和工地上的工人們不一樣,早上七點五十分,所有的醫生們就要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而且接診的任務一點都不比國內輕松——事實上,醫療隊每天需要處理的患者人數甚至比在國內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