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醫療隊的撤離方案終于在劉堂春的不懈努力下重新制定了出來。上級在充分考慮了波利坦維亞的動蕩局勢,以及當地迷霧一般的具體情況后決定,通過聯合國渠道請求營地內的維和部隊護送前出,向東前進一百二十公里后,在稀樹草原和東部雨林的交界區域尋找適合建立降落場的地方。
至于表面上的名義嘛……劉堂春聯系上了之前那位被他抓來監工的副總統。而副總統則根據劉堂春的請求,向維和部隊打了電話,請求他們在稀樹草原和東部雨林區域為接收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建立一個臨時的直升機降落場。
由于局勢動蕩,周邊國家向波利坦維亞出口糧食的貨**部分都停止了航行。而梅拉蒂港也因此陷入了糧食短缺的境地之中。雖然波利坦維亞政府的總儲備量足夠供應首都和其他區域至少三個月,但交通斷絕的情況下想要獲取這些供給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這種情況下,人道主義救援確實非常重要。建立臨時的直升機降落場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對于這種請求,中國駐波利坦維亞維和工程部隊責無旁貸。但考慮到這一區域現在復雜的形勢變化,維和部隊決定在出動的同時,派出中國營和巴基斯坦營兩只裝甲營,對工兵部隊的行動進行護衛。
行動迅速被敲定,而孫立恩等人也終于可以登上準備撤離的裝甲車了。一群醫生穿著防彈衣和頭盔,鉆進了密不透風的裝甲車里。而個人行李則大部分都被拋棄了——裝甲車內空間有限,平均一輛車里最多就留出三個位置。其他的位置都坐著全副武裝的藍盔士兵。除了工程兵部隊的卡車里能夠攜帶一些行李以外,整個車隊基本沒有多余的物資儲存空間。
拋棄個人行李這種事情,大家一開始多少都有些不樂意。但在參觀過了裝甲車內部結構后,就算再不樂意,醫生們也必須承認——這里面確實沒地方。
為了保證行動隱蔽,撤離被安排在了晚上。而且還是沒有任何征兆,突然進行的那種。雖然醫療隊的醫生們早就得到了提醒,但依然被打了個手足無措。等大家都找到了自己需要乘坐的車輛并且坐了上去之后,緊急集合已經過去了二十分鐘了。
“咱們多的也不說了,既然跟著部隊走,那就按照部隊的規矩來。”劉堂春的聲音在每一輛裝甲車的無線電頻道里回響著,“一切行動聽指揮,任何行為和請求必須首先獲得車長同志的同意。”
這些都是老生常談,大家心里都有數。孫立恩看著和自己坐在一輛車上的胡春波,胡醫生反正看上去有些緊張,也有些激動。不過也能理解,畢竟在國外工作生活了兩年,歷經波折之后,終于能夠回家了。想必大家都是一樣的激動。
“車輛行駛過程中,防彈衣和頭盔不得離身。哪怕不舒服,也得穿著。”劉堂春繼續強調道,“咱們就遭罪這么一趟,等回國了,我請大家好好搓一頓。”
孫立恩強忍住了自己阻止劉堂春立fg的想法,反正都坐進了裝甲車里,就算遇到什么問題,那也不是自己能解決的。他默默的縮進了又硬又薄的裝甲車座位里,摸出自己的手機開始看起了文獻。他的腳邊還有兩個飯盒,那是陸班長專門做給自己的烙餅以及鹵雞腿。
陸班長聽說孫立恩他們要走了,表現的還特別舍不得。他在邁斯的“幫助”下,做出了一鍋自己和邁斯都滿意的鹵雞腿,然后給每個醫生塞了五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