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這家公立醫院最好還沒有其他的分院和院區——這樣也就不用擔心還有別的分院來和中富醫院爭奪資源。
就目前來看,整個宋安省內,只有寧遠第四中心醫院符合這一系列條件。而且最令梅英開心的是,孫立恩還能在宋院長面前說得上話。
當然,孫立恩自然是不可能左右的了宋院長的。但他能夠替梅英傳達一下尋求合作的態度,并且還是以一種比較自然的方式。
孫立恩倒是沒怎么把這事兒當回事。宋院長雖然平時挺酷的,但總的來說還是一個挺好說話,愿意和基層醫生們溝通交流的院長。
按照梅英的計劃,她會首先去寧遠醫學院,拜訪一下以前的老師和同學們,這個過程大概需要三天。第四天她再去四院,和宋院長當面談一談合作的事情。而孫立恩則需要在回到四院的第一天,就和宋院長通報一下相關事宜。
重新回到了四院,孫立恩上午壓根就沒有開始任何工作——按照院里的安排,他和劉堂春以及胡佳作為援非醫療隊的四院員工,還要先接受一下表彰。
是的,劉堂春也回來了。告別四院長達一年的劉堂春,和孫立恩以及胡佳一樣,在家里待了三天就渾身上下都癢癢。于是,他在接到了孫立恩的電話之后,毅然決然準備提前回來上班。
“立恩,你做一下心理準備啊。”在禮堂就坐的時候,劉堂春對自己的學生低聲道,“胡佳到非洲的時間和我差不太多,她有晉升的可能。不過你去了不到三個月……要晉升就難一點。”
“我還有晉升機會呢?”孫立恩苦笑著反問道,“我現在還是規培,最多就是有執醫證可以獨立執業而已。上哪兒找晉升機會去……”他頓了頓,笑著問道,“要不然劉老師您給我記個功,讓我無論文畢業算了?”
“你還用擔心論文?”劉堂春“嘿嘿”笑了兩聲,“陳雯的病例報告下個月發,新英格蘭的一篇casereport,別說一個碩士畢業,這玩意都夠你吃到副高了。”
論文這事兒是所有醫生都繞不過去的門檻。研究生畢業要論文,博士畢業也要論文。論文根據SCI分區和影響因子大小,不同區域學校和機構都有不同要求。
以寧遠醫學院為例,專碩畢業一般要求兩篇中文核心。而學碩則要求更嚴,要求一篇三區或者以上。如果三區發不了,那就兩篇四區以上SCI,而且合計影響因子大于三分。
而孫立恩的一篇casereport能上新英格蘭。這是什么概念呢?一區文章,影響因子70.67分。
如果這一堆影響因子能夠拆分,孫立恩的一篇文章光算影響因子就足夠拯救二十三名學碩于茫茫無邊的苦海之中。反正劉堂春自己都沒發過一區文章,而如今自己的名字即將出現在通訊作者一欄里,并且被刊登上新一期的新英格蘭……說實話,老劉同志的內心五味雜陳。
表彰會很快就落下了帷幕,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宋院長帶領下的四院都不是很有心情搞表彰。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去多看幾個病人。不過,孫立恩還是從宋院長口中聽到了兩個了不得的消息。
“劉堂春升任副院長,主持和領導急診科以及診斷中心工作。”宋院長在臺上面無表情的宣布了“上級研究決定”的人事變動內容,“孫立恩任綜合診斷中心診斷組副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