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就進艙,安排他們對患者情況進行分析。”有了好消息的孫立恩感覺自己干活的勁頭都足了不少,“張老師,200的康復血漿真的不夠用,您多費心,多想想辦法,動員一下那些康復患者嘛。”
“康復患者里一共就那么幾個年齡合適的,我上哪兒給你再變幾個去?”張智甫被孫立恩的這副無賴樣子給逗笑了,“康復患者里倒是有幾個老黨員,一天到晚給我打電話說要獻血。可這些人里,要么老太太八十來歲,體重四十四公斤,要么老漢有癌癥,這些康復者的血漿我敢采,你敢用么?”
“總之,您多費心。”孫立恩才不會傻到和張智甫正面硬扛,一個合格的劉堂春的學生,不光要向狐貍學習狡猾,還得向泥鰍學習滑不留手的本事。“我這馬上到了,先掛了哈。”
·
·
·
穿好了工業用防護服,又用膠帶扎住了袖口、褲腿和所有的拉鏈。孫立恩戴上護目鏡深吸一口氣,推開了通往紅區的大門。
李承平和其他上小夜班的同志們正在集合準備交接早會,看到孫立恩等人進來之后,李承平教授先愣了一下,確定胸口上寫的是“孫立恩”三個字,然后才壓低對孫立恩問道,“你怎么穿這種防護服就進來了?”
“醫用的數量不夠,我先穿工業的試一試。”孫立恩回答的時候稍微有些氣喘,這種工業化防護服穿起來雖然和普通醫用防護服差不多,但粘貼膠帶的時候還是有些費勁。而孫立恩現在也有些后悔,自己沒有先貼好所有的膠帶,然后再戴口罩。
帶著兩層口罩彎腰到處貼膠帶,這個動作對氧氣的消耗可比他預想的高了太多。
“你這……沒事兒吧?”看見孫立恩穿著工業防護服氣喘吁吁的樣子,李承平教授先緊張了一下,然后才琢磨過來,估計是孫立恩這小子對工業防護服的效果也有些心里沒譜,這才緊張的有些喘罷了。至少還遠沒有到呼吸過速的地步。
帶著兩層口罩,呼吸過速對人體造成的影響遠比平時更小——口罩實際上增加了人體的解剖無效腔長度,呼吸過速并不容易造成體內二氧化碳濃度下降。
“沒事沒事。”孫立恩趕緊抬起了身子,在紅區里保證自己健康正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原則——如果同事們覺得你身體有問題,輕則把人拽出紅區報銷一套防護服;重則就地解除防護開始搶救,結果就是極大概率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所以,醫療組里有個明文規定:一旦覺得自己身體不適,那就應該馬上離開紅區,進入黃區然后尋求值班同事們的幫助。
報銷一套防護服,這個損失還是可以接受的。但要讓一位來云鶴第一線拼命的醫護人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那就是無法容忍的損失。
陳書記可是再三叮囑了,要把宋安省的寶貝們一個不少的帶回去的。
“我沒問題,就是一開始有點憋。”孫立恩解釋了一下自己氣喘吁吁的原因之后,向李承平轉達了張智甫教授的好消息,“咱們有200ml的康復者血漿可以用。”
“怎么沒多弄點?”出身寧遠醫學院的李承平教授和孫立恩一個毛病,“200夠給誰用的?”
“現在符合條件的康復者就倆人,一共搞了800回來。”孫立恩解釋道,“李教授你這也太黒了,好不容易治好這么幾個人,你就打算把人抽干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