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道損傷是一個被重癥醫學研究所“遺忘”的角落。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腸道損傷所帶來的結果似乎并不如其他器官衰竭那么……迅猛。
肝腎衰竭的患者會在短時間內出現非常嚴重的后果——并且最終會導致死亡。而腸道損傷所帶來的損傷并沒有這么快顯現。
AGI(急性腸道損傷)通常由胃腸道缺血或者缺血再灌注引發。由于損傷,大量腸道黏膜受損,而腸道至關重要的“第一道屏障”作用被打破了。
除了吸收消化功能以外,人體胃腸道最重要的作用是“腸屏蔽”功能。作為機械屏障、生物屏障、化學屏障和免疫屏障,胃腸道對人體的作用遠比我們所想象的更重。
胃腸道是人體的“細菌總庫”,在這個有各種菌群構成的生物屏障下,腸道具備防御病原體侵犯、合成維生素等功能。而在胃酸、腸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的殺菌抑菌作用下,化學屏障可以防止細菌以及內毒素在腸道定植吸附。
而在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時,腸道更重要的作用則是免疫屏障作用。腸道是粘膜相關淋巴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調節免疫應答、組織細菌對腸上皮細胞的粘附、破壞,并且中和感染的毒素。
而在對抗呼吸道內感染,并且發揮作用的淋巴組織也屬于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換言之,腸道黏膜相關淋巴組織受損,同樣會影響到呼吸道粘膜相關淋巴組織的工作狀況。
而這個組織的主要工作內容是為成熟T細胞、B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定居,并且負責過濾淋巴液。而過濾淋巴液的過程,就是人體清除病原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具體到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患者身上,這個過程就顯得更加重要——由于腸道的免疫屏障功能受損,人體開始誤認為自己遇到了非常嚴重的感染損傷。全身淋巴系統開始過分活躍,大量聚居在淋巴中的具有細胞毒性的T細胞(TC)全面啟動。它們游走在人體的所有細胞之間,大量殺死那些似乎被感染了的細胞,意圖控制感染速度。
而大量的細胞毒性T細胞會反而抑制CD4+輔助T細胞的增殖和活性。細胞毒性T細胞造成的損傷和一片狼藉的“戰場”缺乏吞噬細胞打掃,死亡的細胞所攜帶的MHC分子仍然在人體內漂浮,這會進一步刺激到細胞毒性T細胞,并且再次增加它們的數量和活性。
而最終的結果,就是陷入惡性循環,并且引發細胞炎癥風暴。
因此,對于感染患者的腸道保護,應當被提高到和使用托珠單抗、丙球蛋白和CRRT三聯療法的同等高度上。甚至應該更加積極的展開相關治療——畢竟喂病人吃三十片腸道微生物生態制劑,對人幾乎沒有什么負面影響。而它可能帶來的益處卻是巨大的。
那就沒有理由不去嘗試一下,不是么?孫立恩興致勃勃的帶隊進艙,然后開始了今天的工作。
胡佳和孫立恩站在一起,她開始承擔起了護士長的工作——沒辦法,其他護士雖然也有很豐富的工作經驗,但她們在艙內的工作時間有限。如果搞這種一半進去一半準備的模式,那就得中間再加一次交班。
這很明顯不利于后面一班工作人員的進入,并且阻礙醫護工作人員對于整個流程的順利接手。要想理順這個流程,最好的辦法還是讓胡佳來當領隊護士長——她的級別足夠,經驗也有。但更重要的是,她能在紅區內連續工作完所有的工作時間。
對于一名護士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自己手上的病人情況。而胡佳正好有這樣的能力。更巧的是,作為護士長,胡佳在主任孫立恩面前,說起話來腰桿子那是硬邦邦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