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可看見了,你是坐著春風摩托車來的。”剛到了北五區的綠區,孫立恩就被布魯恩一胳膊摟住了肩膀,只見這個德州人兩眼放光的問道,“感覺怎么樣?”
“額……快。”孫立恩想了半天就想出這一個形容詞來,他看著布魯恩和其他幾位在綠區的醫生問道,“你們今天排的是第二班?”
“呂主任和李教授都在紅區里,他們那邊現在人手充足。”布魯恩答道,“我剛才問過了,他們也是看到了早上的那個新聞之后被嚇了一跳,急匆匆趕過來準備迎接大批患者入院的。”
孫立恩偷偷翻了個白眼,看新聞只看標題的事兒看來確實普遍存在。就連李承平教授也中招了。
“今天咱們病區要轉幾個進來?”既來之則用之。紅區里有一個半重癥醫學科主任在,孫立恩自己進不進去似乎都已經不是很重要了,“我記得北五區還有七八張空床是吧?”
“昨天晚上呂主任收了四個病人,今天早上往北六區轉了兩個,走了一個。哦對了,北六區送了兩個病人去集中隔離點。”布魯恩現在已經可以熟練的掌握“收、轉、走、送”這四個字在醫院系統里的用法了,“等于咱們新增了一個病人,北六區收治的患者總數不增不減。”
收和轉比較好理解,但“走”和“送”就必須得嚴格區分使用了。醫院系統里,尤其是住院部中“走”特指的都是病故的患者。送則特指出院。
送四個病人,這會讓醫生們感覺到煩躁——出院病人是要辦理出院手續,并且完善出院病歷、帶藥醫囑和繳費,送病人就意味著大量的文書工作。
可要是一天之內“走”了四個病人,那醫生們恐怕要瘋。就算是ICU,一天之內連續走掉四個病人也是幾乎無法讓人接受的。通知家屬情況、開具死亡證明、完善相關文書報告、打電話給太平間讓他們轉運并暫存患者遺體,然后讓家屬完成繳費出院操作……最后還得把病例和醫囑以及所有檢查統一起來封存進病例盒中,完成全科的死亡病例討論后交由病案科歸檔儲存。
這樣復雜且極其耗時耗力的流程,讓所有醫生從根本上也不可能會故意放任患者病情嚴重乃至病故。對于負責的醫生而言,放任患者情況惡化完全不符合自己的職業道德,而對于混日子的醫生而言,放任患者情況惡化完全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孫立恩盤算了一下,覺得今天好像壓力確實不怎么大。他拿過手臺對著李承平道,“李主任,您現在帶著人來了……要不咱們兩邊今天換個班?”
進入紅區是需要消耗防護服的。雖然現在的云鶴雖然有了全國的供應,而且云鶴市傳染病院是保障供應的重中之重,但防護服這樣的東西仍然緊巴巴的——北五區現在時不時的還得用工業防護服呢。
所以防護服這種東西能省則省,只要穿著防護服進了紅區,沒有特殊情況下,醫生們都會最少堅持四個小時再出艙。而實際的醫療過程中,醫生們基本都會在進艙后五六個小時再考慮出來的問題。
“行。”李承平教授非常痛快的答應了孫立恩的請求,“反正現在也沒有什么大批量收治患者的壓力,這點小場面我們罩得住。”他頓了頓說道,“孫主任你先帶著你們組里的醫生回去吧,趁機趕緊休息休息,今天晚上又是個夜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