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精神類疾病需要相當專業的心理學知識。
理論上來說閔學曾為了研究犯罪心理學,系統研究過心理學相關,還發表過一篇專業的論文。
這篇論文也不知怎么的,被國外某高校教授推薦到了一本權威學術期刊上,閔學也算小小露了個臉,在心理學界稍稍冒了個泡。
當然這些東西專業性太強了,而且又是國外的學術期刊,根本不在大眾八卦范圍內,至今也無人發現。
但說到精神鑒定,閔學的資質可能真是不太夠,也沒研究過專門性的鑒定方法。
沒發表任何意見,閔學直接起身出了審訊室。
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吧,不同于之前DNA檢測的特殊情況,此次精神鑒定還是有許多人和機構能勝任的,沒必要什么事兒都逞強。
鑒定結果暫且不得而知,不過從閔學的觀察來看,倒真瞧不出熊飛宇有作偽的跡象。
從熊飛宇的行事表現來看,有點兒像妄想癥,抱有一個或多個非怪誕性的妄想,同時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癥狀。
這類人主要障礙為缺乏對他人他事的基本信賴,缺乏認識自己動機與態度的能力。
當然還有許多其他類型的癥狀,在此不一一列舉討論。
這只是閔學自己的初步判斷,熊飛宇情況究竟如何,還要通過大量的精神測試驗證,只希望能得出公平公正的結果吧。
因為如果熊飛宇被確診為精神病,對于審判結果將有很大影響。
有人說精神病人殺人不用負刑事責任,這個說法是片面的。
他們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而這些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如果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也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這中間的界限很難分辨,所以需要專業人士加以鑒別。
熊飛宇被暫時羈押,等待鑒定。
曹小白有幾分不甘的將檔案摔到桌子上,“便宜他了!”
閔學沒接茬兒。
便宜?也許吧。
但有時候,一顆槍子兒也許算是種解脫。
不管怎樣,這案子在刑偵這邊算是暫時結束。
能順利找到決定性證據,其中有個人不得不專程感謝一下,那就是提取出繩子上指紋和皮屑的首席法醫黃識。
找到黃識時,這位老法醫仍舊在和尸體奮戰。
看到閔學的到來,黃識眼睛一亮,“來的正好,我這邊可接到個大案子,看到那一排了嗎?”
閔學,“......”。
這一溜兒并排的,您別告訴我都是尸體。
一、二...五!
好家伙,算上黃識手底下正在開刀的這個,總共六具!
黃識肯定的點了點頭,“沒錯,都是剛送來不久的,滅門慘案,從老到小,一家全被滅了口。”
說這話時,黃識面部沒多少表情,可能對于他來說,這樣的案件在其一生中并不算個案。
但觀其剛才的動作,一絲不茍,絕非表面的那般毫不在意。
“這么多尸體,都您一個人解剖?”閔學有些詫異。
雖說法醫資源是有點缺乏,但堂堂魔都市局,不會缺人缺到這個地步吧。
何況黃識可是咱市局的首席啊,手下怎么不得配好幾個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