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篇名帶著殺氣,不知道這次是誰成了棒下亡魂?
孫希順手拿起一顆葡萄塞進嘴里,甜中帶酸。
文章主角是先帝朝一個叫田瀚國的將軍,大周邊境敵軍來犯,他臨危受命擔任定州觀察使,率領邊關將領共同抗敵。
先帝怕田瀚國經驗不足,親自與當時的驃騎大將軍繪制好作戰圖,然后把作戰圖交給他,命令他必須按圖作戰,還要求“務必求勝”,否則就是違抗圣旨。
田將軍帶兵來到了邊關,敵軍也到了,從東西兩面蜂擁而至,漫山遍野,像大雨驟至之前的螞蟻那樣密密麻麻。
眾將領登高一望,進入視野的是望不到邊的滾滾煙塵。
根據皇上和驃騎大將軍給他們的布陣圖,他們得把大軍分為八陣,每陣之間相隔百步。
田將軍心想兵力如此分散,只配給敵軍塞牙縫。
他所帶的10萬兵馬,如此布陣,不僅不可能抵擋敵軍鐵騎的沖擊,一沖即垮,恐怕還會淪為敵軍的砧板肉,任其宰殺。
其他將領也很驚慌,但都不敢違抗圣旨。
田將軍當機立斷,大聲對眾將領道:“陛下派我們來的首要目的,就是擊敗敵軍。
“”可是按照陛下制定的作戰圖打,不但不可能完成任務,還會全軍覆沒。”
“要想打勝仗,唯一的辦法就是根據實際情況排兵布陣,集中兵力,改八陣為二陣,前后呼應。這樣雖然有抗命之罪,但總比喪師辱國好得多。”
可有些人不這么想,他們遇到問題首先想的是個人安危,比如劉廷,他是先帝近臣。
劉廷說:“按照你的想法,萬一敗了,那可怎么辦?”
田將軍說好辦,罪名我來承擔,與諸位無關!
說話間,敵軍越來越近,仿佛成千上萬只螞蟻撲向一只毫無反抗能力的蠕蟲。
若再遲疑不決,等待他們的將是什么,每個人心中都一清二楚。
然而,劉廷對擅改圣旨罪名的恐懼,似乎比被敵軍一口吃掉骨頭都不吐的恐懼還大,他依然猶豫不決。
眼看洪水般涌來的敵軍,眾將士都無法淡定了。
他們都決定支持田將軍,可劉廷攔在前頭,還對士兵們大聲放話:圣旨不可為,誰敢不聽從號令就滿門抄斬。
軍中多是能征善戰的悍將,原本便對劉廷這種文臣極為看不起,眼見他陣前大放厥詞,就都要上前殺了他,以正軍心。
田瀚國沒法,下令棒殺劉廷,眾兵將看到主帥的決心,都奮力殺敵,三戰三捷,大破敵軍,獲人馬、牛羊、鎧甲數十萬。
先帝得此捷報,不但未追究抗命之責,反而獎賞了田瀚國,升他為從三品右監門衛將軍。
本朝以來,田將軍更受重用,四處平亂,如今累官至正二品車騎將軍。
近日回京,更被陛下授予典京師兵衛,掌宮衛,金印紫綬位次上卿,或比三公。
田將軍上奏陛下自家原本便與定國公崔毅家定有娃娃親,長女夭折,這段親事便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