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是因為你身上全是傷,府里針線上的手藝,雖然精巧,但與我相比,始終欠些。這才動手給你做了幾件。待生下孩子,你外面的衣裳,我也親自給你做。”孫希摸摸肚子,語氣溫柔。
崔然從后面圈住她,柔聲道:“我夫人真賢惠。”
孫希撲哧一笑:“這么快打自己臉?”
崔然輕輕地摸了摸她隆起的肚子,笑著道:“只要你高興,你打我哪里都成!”
“甜言蜜語,油嘴滑舌!”
崔然親了親她的臉頰,笑了:“只對你說。”
忠勇侯府。
云景軒。
燭火搖曳。
徐氏陪兒子正平坐在書案前溫書。
自孫云走后,她就將全部希望放在一雙兒女身上。
正平如今七歲了,已進學堂讀書好幾年了。
女兒靜萱,還不足五歲,說話已經十分爽利,府里人都說,跟她小姑孫希小時候一樣,聰明伶俐。
正平長相隨他父親,清秀俊雅,性子卻隨她,活潑得很,完全不像孫云那般老成寡言。
孫云剛走那會兒,她一度痛不欲生,覺得未來人生一片灰暗。
好在孫希經常過來,陪她聊天,解她心結,讓她把精力放在照顧一雙兒女身上。
那時候孫希還懷著身孕,太醫都說胎像不穩,但她放心不下她,執意過來侯府勸慰。
后來崔然出征去了,兩人同病相憐,更是親密無間,無所不談。倒比她在家當姑娘那會兒,還要親近。
她對孫希,一直是感激的。
親生姐妹,也不過如此了吧?
今天帶著兒子去了齊國公府賀壽。
不得不說,她是帶著喜悅去的。
她才二十四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卻因為一場兵禍,失去了丈夫。
這幾年,她沒有出席過任何喜慶的宴會,哪怕是一般的貴婦雅集,她也不曾參加過了。
像她這般年紀的女子。
原本應是衣著錦繡,珠翠繞頭。
丈夫疼愛,兒女承歡膝下。
而她。
只能依禮著素色衣衫,戴銀釵素環。
形單影只,獨自撫育兒女。
想起兵禍當晚情景,她至今仍歷歷在目,心有余悸。
那一日,他和孫云正在云景軒內說話,外面忽然火光沖天,殺聲陣陣。
慌亂中,他倆首先想到的便是一雙兒女,還睡在隔壁。
誰知剛出門,便有人說官兵殺到壽安堂去了。
婆婆和孫云聽了大驚,他囑咐她趕緊抱著一雙兒女去莫熙齋,因為那邊常年沒有住人,晚上不曾點過燭火,叛軍不易發現。
而他和婆婆,卻帶著幾十個護院,奔去壽安堂救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