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本村的、鄰村的,甚至是十里八鄉的人都在前來向曾招寶賒借稻種。
在另一方面,曾招寶又把家里吃剩的番薯拿到田里去培上土,因而便又快速地育出了番薯苗了,其時,曾招寶把這番薯苗免費提供給鄉親們栽種,而且是不斷地摘新苗留老藤無限地循環培育。
農民們都深諳農道,每次在摘新苗后都會給老藤施肥,由于肥水充足,所以,無論是新苗還是老藤便都生長得很快,而且長得也是十分的旺盛,這樣,舊苗育新苗,新舊苗又育出新苗,人們也在你傳給我、我又傳給他,這便快速地就解決了大部分人的番薯苗的問題。
至正月底時,枯木逢春、枯草發芽、春暖花開了,那田間地頭便已是郁郁蔥蔥的景象了,看那新芽和嫩枝里便已都重新煥發出了生命力了。
人們也在更加的忙碌了起來了,眾人便紛紛種作了能在短期內有所收成的瓜果、蔬菜和番薯藤及豆類的植物,這樣,人們很快地就自我解決了充饑的問題了。
及至清明節前后,那秧苗也已成熟應了時節,人們便紛紛開始在插秧了,至此,清明時節雨紛紛,當地的氣候便已完全恢復了常態,便感覺已徹底是春暖花開的時節了。
此時,旱災的傷痕雖然還難于抹去,但是,人們都已經看到了希望了,大家便已經沒有了先前那種迷茫和絕望的神情了。
曾招寶的耕地多了很多了,自家的勞力不能滿足耕作的需求了,因此,他便又以勞力抵除種子稻谷的方式請了很多人來幫忙春耕春種,在種下之后,他又時不時地請短時點工來幫忙除草施肥、來進行相關的田間管理,這樣,他便又解決了勞力問題。
都說大旱之后必有大澇,但是,在大旱之后的龍頭鎮的第二年卻沒有發生大澇,而只是雨水滂沱、充足而已,因而,那次年的地里的莊稼生長得那是極為的茁壯。
這也許是上天的憐憫吧?這也許是由于前一年的旱災,田地起到了休耕、輪耕的作用吧?以致在夏季的收成時,地里的早稻便幾乎都獲得了豐收,那收成比往年都好得了很多,至此,饑荒就已是基本的結束了。
在早稻的收割時,曾招寶又雇請了很多人來幫忙,至地里收成及按比例收回賒借的稻谷后,那曾招寶家里的糧食便真可謂是堆積如山了,有好幾萬斤的啊!這樂得曾招寶呀幾乎天天都是合不攏嘴了。
在夏收后,有些逃荒的人便慢慢地、陸陸續續地回鄉來了,在到了夏季的夏種及之后,那曾招寶便開始在雇短工和雇長工了。
此時,有少量田地的鄉親便成了他的短工,而沒有了田地的鄉親則成了他的長工,曾招寶便成了實實在在的地主了,他便在用自己購買的田地在積累著自己的財富、在豐富著家人的生活,當然,他似乎也在維持著別人的生計和生活……
曾招寶就這樣成了當地名符其實的土豪地主了。
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章續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