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鄉里鄉親的親情和互幫互助的鄉情便又在發生了巨大的作用了,那潘耀文、王麗珍、潘耀華、孫美蓮、陳慧芳、潘志光、老耕叔和其他一些鄉親們便都來到了潘耀輝的家里,一方面是開解安慰何小紅和曾淑萍,另一方面則是來商量著手準備潘耀輝的后事。
在經過了大家的商議后,一致認為還是要讓潘志鴻回來,最好的設想是潘志鴻能帶老婆和孩子回來,這樣,才近乎人情和常理,特別的也一定要讓作為潘耀輝兒子的潘志鴻回來盡孝。
于是乎,便派潘志光到龍頭郵政所發了一封加急電報給潘志鴻,那電報是這樣寫的:你父耀輝病危,已是昏迷彌留之際,家中已在準備后事,盼你帶老婆孩子速歸,切切。
另一方面,又派人到龍頭鎮賒定了壽衣以及香紙炷等等。
而那在昏迷彌留之中的潘耀輝,他則眼睛緊閉、張著的嘴巴本能地像風箱一樣在喘氣……
在掙扎了一天之后,慢慢地,那氣便已是有出無進了,最后,潘耀輝便慢慢地閉上了嘴巴、斷了氣了,潘耀輝享年58歲。
此時,何小紅和曾淑萍在潘耀輝的遺體前哭天喊地、啼血流淚……
接著,潘耀文、潘耀華等族人便成立了潘耀輝的執喪理事會,把潘耀輝的遺體搬進了潘家祠堂,然后,眾人三元、五元的給了帛金,之后,用這些帛金買來了部分定購的壽衣以及香紙炷等等,鄉親們便在為潘耀輝按當地的禮俗來籌辦喪事。
作為女人的何小紅和曾淑萍真是六神無主了、母女倆只在不停地在哭哭啼啼、悲痛欲絕。
于是,潘耀文、潘耀華等族人便又在商量著把潘耀輝出殯下葬的日期,經商議,一致的意見還是要等潘志鴻回來后再確定,因為,人們相信潘志鴻一定會回來,父親去世,為子行孝守孝,這是人生的頭等大事,潘志鴻是從潘家村長大走出去的,他應該知道故鄉的重要習俗,而且他又是潘耀輝的獨生兒子,人們都相信潘志鴻一定會回來。
這樣,人們便在靜靜而又焦急地等待著……
其實,人們的內心也還是有些忐忑的。
最終,在潘耀輝斷氣兩天后的中午,便見潘志鴻火急火燎地獨自回來了,他真的沒有辜負鄉親們的期盼,他真的是回來了。
一見面,何小紅和曾淑萍便與潘志鴻抱在一起嚎啕痛哭了起來,然后,潘志鴻又跪倒在潘耀輝的靈床前嚎啕痛哭,一家人是悲悲泣泣、悲慟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