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自己完了。
還沒等他駕駛戰斗機作出任何動作。
噠噠噠……
一陣暴躁的機炮聲響起,30毫米口徑的炮管噴射出一道火舌,胡蘿卜大小的子彈傾瀉而出,金屬風暴瞬間籠罩了前方的那架F18超級大黃蜂。
隨著金屬劇烈撞擊的咣咣聲出現,一排彈孔出現在大黃蜂的機身上,有的機炮子彈甚至穿透了機身的鋼板,打穿了前面的防護玻璃。
噗噗……
坐在駕駛室內的飛行員剛準備按下彈射按鈕,準備跳機逃生,機炮子彈便穿透了他的身體,鮮血噴濺在前方的玻璃上,當場死亡。
失去控制的超級大黃蜂立刻墜落向海面。
現在的戰斗機一般不會遭受來自地面的火力威脅,所以戰斗機設計師不會刻意強調防護性能。
畢竟,就算戰斗機的外殼能夠擋住機炮攻擊,也會在空空dao彈的攻擊下瞬間解體。
再說了,戰斗機的重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的戰斗力,也限制了機動性,很多設計師甚至為了減輕戰斗機外殼的重量,采用了不少強度高、重量輕的新型合金,如輕盈的鋁合金、新型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等。
所以,根本沒有多余的重量用在防御上,更不可能安裝笨重的防彈玻璃座艙。
這些東西對于現代戰機來說,完全是雞肋。
于是,現代戰斗機一旦被機炮打中,那他的下場也就注定了。
能夠輕松擦穿透十厘米厚均質鋼板的機炮子彈,能夠輕松擊穿戰斗機身上的所有部位,擊斃飛行員,引爆油箱或者dao彈。
還有一些想非常幸運的戰斗機,因為機炮穿透性較強,子彈機翼和機身上打出了無數彈孔,卻并沒有傷到駕駛員和一些關鍵零件,讓其有機會順利降落的奇跡發生。
可這種奇跡很難復刻,現代戰斗機內部擁有大量精密儀器輔助飛行,一旦損壞,就算擁有經驗再豐富的飛行員,也無法避免墜毀的結局。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戰斗機在剛剛起飛的時候,就能被機槍手輕松打爆的原因。
為了獲得更強大的機動性,戰斗機選擇了徹底犧牲防御能力。
咻……
半空中,另外一架超級大黃蜂注意到了同伴被擊毀的慘烈場景,立刻轉向,拉開了雙方的距離,然后立刻對著J15開火。
而J15的飛行員早就注意到另外一家超級大黃蜂了,時刻關注著他的動向,當他拉開距離,并且調整機頭方向的時候,就做好了準備。
看到機炮口的煙火瞬間,J15利用自己速度的優勢,立刻做出了規避動作,隨后快速拉升了自己的高度,為作下一次機動做準備。
在近距離狗斗的時候,飛行在前方的戰斗機處于天然的劣勢,但只要他有辦法做出一些出色的機動動作,就能瞬間讓雙方攻守互換。
就像剛開始用處的那個眼鏡蛇機動一樣。
此時,兩架近距離作戰的戰斗機,就像地面的步兵一樣,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用機炮進行對決。
喜歡簽到三年,成為全球特戰之父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簽到三年,成為全球特戰之父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