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炎國的軍港內,也是一片寧靜,沒有發出任何聲音,連喧嘩和歡呼的聲音也沒有,有的只是一陣沉默。
上萬名奮斗了兩年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們,此刻正目光灼灼地看著一個巨大的屏幕。
在屏幕上,展現的正是那艘過于巨大的航空母艦。
那是他們這群大國工匠兩年來的心血結晶,是他們兩年來不辭辛苦,兢兢業業的勞動成果,是他們最優秀的作品。
當初,他們剛剛接到任務,得知自己要為國家建造第一艘木亥動力航空母艦的時候,各個方面的專家全都主動站了出來,想要參與到這次建造工作中去。
但是,當他們看到航空母艦的設計圖時,所有人都愣住了。
一艘長度超過600米的海上巨無霸,完全超出了這些大國工匠心中的想象。
一些參與過航空母艦建造的老設計師言辭鑿鑿的認為,就算真的能夠建造出來,也絕對無法形成戰斗力,只剩當做一個緩慢移動的海上平臺。
航空母艦可是要戰斗的,動力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
當航空母艦的體積巨大到一定程度,想要讓其靈活的移動,便是一個天大的難題,就算是木亥動力,也完全不可能。
不過,當所有人都簽下了保密協議,看到了小型化的裂變反應堆,以及所有的配套技術和理論輸出功率的時候,所有專家臉上都露出了震驚的神色,徹底改變了原來的態度,認為這個東西可以嘗試一下。
現在,看到他們的勞動成果終于在海面上航行,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在場的人全都濕了眼眶。
整整七百多個日夜,他們離開了溫暖的家庭,離開了父母愛人,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造船廠奮斗著。
為了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給國家建造出這把絕世名劍,他們不辭辛苦,沒日沒夜的建造,耗費了無數心血。
在團隊中,有十幾個人,因為長時間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最終心力交瘁,猝死在工作崗位上。
還有更多的人,因為一些意外,受了工傷,落下了終身殘疾,后半生只能坐在輪椅上,看著這片大好河山。
為了趕工,造船廠的高級工程師更改原本的造船流程,將一些測試環節全都省去,用更加嚴格的質檢標準代替,并且將航空母艦的舾裝工作,安排到了干船塢中,而不是下海之后。
這樣一來,他們為航空母艦的建造整整爭取到了半年的時間。
只是,省去了測試環節,也沒有太多的上艦訓練,很多人看著這艘航空母艦下水的時候,心中還是充滿了擔心。
他們心中還是害怕,要是這艘航空母艦出了什么問題,該怎么辦。
好在,他們的孩子成功的駛向了大海,在其他戰艦的護衛之下,在海浪中搏擊而出,為了炎國崛起而戰。
此時,這些大國工匠擦干了自己的眼角,感覺自己兩年來受的苦和累,都值得了。
喜歡簽到三年,成為全球特戰之父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簽到三年,成為全球特戰之父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