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算是一個實在人,張懿吩咐下來的事情,他都能很快不打折扣的完成,而且從不多問。見到挑選郡兵順利進行,陳沖還有其他事情要做,便留下許慈讓他在一旁協助,自己先回到太守府。
剛到西河郡,他馬不停蹄,立刻下令:除去原就在邢紀府中與邢紀一同卸職的主簿、五官椽等人外,召集現任離石令、皋狼令、藺縣令以及原邢紀府下全部屬吏。等到從刺史府去而復返,各級官吏也都基本到齊,粗粗算來,還剩下個四十來人,足夠開個會了。
開會倒也不用連篇累牘,與下屬們熟悉了一通后,又向他們介紹了一番自己的隨行。楊會給傅燮做過漢陽郡主簿,陳沖相信傅燮的眼光,何況楊會還不遠千里護送傅干,索性便讓楊會繼續擔任西河郡主簿,徐庶石韜孟建三人還年幼,便讓他們給楊會打打下手,先從案牘做起。
至于鄭玄弟子三人,陳沖這段時間與他們相處,知曉他們品性后,也做好了安排。劉琰風表儀度皆是上乘,寫得一手好文章,但卻不愛實務,性格孤直,實在不宜交予重任,陳沖便暫時讓他擔任文學椽;孫乾則能言善辯,待人接物如沐春風,短短幾日,就能與同行都相處融洽,更難能可貴的是有底線,就事論事,不輕易動搖,陳沖便將督郵的重擔交予他;許慈常年游學,可謂博聞強識,但又錙銖必較,犟起來卻是誰也拉不回來的,正好做個少府,給陳沖管管錢糧。
魏延納悶道:“陳君,諸君皆各司其職,卻不見你給我個官做。”
陳沖伸手拍肩,呵呵笑道:“你不是說好要保為我保駕護行,殺敵制勝么?文長,你只管好好習武讀書,為我做萬人敵,此行若是順利,你便是少年英雄,冠軍侯再世,將來只怕云長來也會敬你三分的。”
魏延素來知道關羽性情,體恤百姓同情黔首,卻又內有傲骨,除卻寥寥數人,幾乎從不傾佩他人,同僚對他很是頭疼,但卻對極了魏延的性子,他興奮道:“陳君放心,我枕戈待旦從未有一刻放松,只是陳君何時出兵?”
陳沖含笑搖首道:“你且再等等,在出兵之前,我還有些許安排,如無七成把握,我也不能貿然行事。”
隨后會議進入正題,陳沖向三縣縣令征詢獄中可還收押有賊軍家屬。但凡出現賊亂,相關家屬如果不從賊,多也會被官府收押處置,很難有什么好下場。所以每次起義叛亂,農民們大多會選擇拖家帶口盡數相隨,但凡事總有例外,何況顛沛流離之后又不知前途,加上故土難離,總有不少義軍妻小留在本土。而且義軍后官府兵力捉襟見肘,確實一時間也沒空管這些賊軍家屬,也只能收押部分了事。
三人合計了一番,收押的約有五百人左右。五百人不算個小數目,即使陳沖作為一郡太守,處理起來也頗有風險,只是這種風險純粹是仕途上的,對陳沖卻是毫無影響,他直接下令:后天,把這五百人全部帶到太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