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如今后將軍號令諸軍,皆是以匡扶社稷為名義,可至今為止,我等尚未與涼人一戰,而劉表名列八俊,是聞名四海的名士,后將軍不除國賊,反先與名流操戈,這如何能叫天下心服,士卒爭先呢?為戰須有大義,請后將軍三思啊!”
這番話說動了袁術,恰好劉表又遣使回信說:他從未殺過什么袁術部將,只是剿滅了些許為害州郡的宗賊罷了,想必兩方一定有什么誤會,他愿主動與袁術結好,談和休兵,表舉袁術為南陽太守,并為袁術討董之事提供錢糧軍資。一路上并就此事大肆宣傳,士兵們聽了這消息,愈發不想南下,袁術沒有其余辦法,也只好與劉表應允和好。
但經過此事后,袁術整日悶悶不樂,往日他常催問孫堅何時北上討董,如今卻日夜在宛城中飲酒作樂,不時盯著荊州地圖愣愣出神。
這時李旻引關羽入宛城,到府中求見袁術,袁術忽然見關羽這般魁梧大漢,不禁嚇得渾身一抖,連手中蜜水都灑了少許,他望著關羽問李旻說:“這是何處請來的志士,望著比猛虎還要怖上三分啊。”
當他聽聞是晉陽來的使者,又不禁笑道:“陳庭堅硬如楚石,如今終于學會識時務了,知道如今天下里,能挽回大局的人,只有我袁公路嗎?”
這話說得關羽直欲轉身離去,但他想起劉備與陳沖在信中囑托,只能強壓怒氣,從懷中取出一封信件,轉交給袁術,說道:“兄長言論,盡在此信中了,還望后將軍仔細斟酌。”隨后他站在一旁,一言不發,斜眼門外。
袁術對此看在眼里,他因身處名門緣故,向來自傲,生平最看不得有人對自己白眼。他做河南尹時,有宦官親屬白眼于他,當場被他抓入牢中挖了眼睛,事后安了一個“妖言”罪名,因此也被時人以為他不懼權貴。
若是放在往常,他定然對關羽勃然大怒,但陳沖主動與他來信,實是前所未有的稀奇事,使他一時心情大悅,將這些末節拋之腦后,轉而審閱信件。
信件在平城寫就,有煌煌三千余字,袁術還是首次讀這般長的書信。何況經歷數千里奔波,字跡有些模糊了,紙張也有些破損,但袁術越看越興奮,最后他起身徘徊,在案邊走了七八個來回,方才停下身問關羽說:“并州牧此信,可是當真?”
關羽這才正眼看他,涉及大計,他肅然答說:“為國盡忠,哪敢有半分虛言呢?”
原來陳沖信中所寫,正是他謀劃近兩月的伐董謀劃,拋去信中對袁術的寒暄與吹捧,他將計策詳細剖解,為袁術細細闡明他東和諸侯、西聯韓遂、三路夾攻的大體戰略:
他的策劃基礎構想與曹操在酸棗的謀劃相差不大,但總體來說,他的討董策略將重心西移,不再是以雒陽為單一的爭奪樞紐,而把長安也列入同等的戰爭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