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知道,如果擁有能源補給站、航天器維修站、零重力制造車間、人造重力艙室、各重力段科研艙室、商業艙室的神州空間站是貨真價實的空間站的話,那么聯邦和其他幾個國家一塊造的那座沒有人造重力也沒有商業艙段,更接近傳統意義上的空間站的東西,算什么,假空間站嗎?”
“突然……感覺淚目了。”
“呃,我們聯邦主導建設的新國際空間站之所以沒有商業艙段,那是因為我們有很多小型的商業空間站,沒有必要再建造多余的,至于人造重力,其實沒什么,畢竟在太空中就是追求的零重力,要重力在地球就可以了。”
“新國際空間站講究的就是一個國際合作,太空非常遼闊,單打獨斗是沒有未來的,我們聯盟也應該主動參與聯邦主導的國際合作才行,不能取得一點小成績就沾沾自喜。”
“對呀,我們聯邦不僅在建設新的國際空間站,連新的火星飛船都快建造完成了,那可是可以重復利用的大型行星際飛船,可以說新國際空間站也是有太空造船廠的,并且還在太空建造了家園星歷史上第一艘行星際飛船。”
“嘁,我們聯盟就是喜歡做足了準備再做事,這叫“磨刀不誤砍柴工”,等神州空間站建造完成之后,新飛船肯定就可以造出來!不一定會比你們慢!”
看著彈幕上的人吵吵,董清晨的心情卻很平靜,他們吵的話題毫無意義,因為他已經知道這座空間站的本質了。
或者說,真應該叫做太空港。
他在“導游”的帶領下很多地方都轉了,一路上電磁鞋“咔噠、咔噠”的響,讓他能正常的在空間站中行走,順便也利用聲波把這個空間站探了一個遍。
初雪根據各種聲波的反饋進行了計算,然后制作了神州空間站的模型,各個位置的作用基本都摸清楚了。
各個完備的功能區就不說了,它們就是太空港的基礎,他還發現除了那些可以平衡壓力的對接口之外,太空港上還有一些外露的停機平臺。
這些停機平臺都是特制的,應該是太空戰機或者空天戰機停靠的地方,相對于那些動作緩慢的對接口,這些露天平臺能做到最快速的起飛和降落。
戰機駕駛員穿著太空服可以直接在平臺上登機,然后快速脫離去執行各種任務。
雖然現在沒有部署飛行器,各種標示也沒有標注露天停機平臺的存在,但是根據“高能記憶”里的一些信息,這些設計和記憶里那些成熟太空港設計重合了。
還有就是他之前注意到了那個小比例空間站艙段,那竟然也是一艘飛船,而且是一艘帶人工模擬重力的行星際飛船。
根據資料得知,這一塊的建設工程是由國家航天局負責的,這要是一艘飛船的話就很合理了,因為這里確實不能讓私營公司負責。
這艘行星際飛船也已經建造完畢,未來應該是用來執行二期火星任務的,甚至經過改造之后,還能執行更遠的行星際探索任務。
那么,現在的神州空間站各種功能都具備,并且還停泊了一艘行星際飛船,不是太空港是什么?
畢竟聯盟這邊不僅有“磨刀不誤砍柴工”的傳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活也是玩的相當溜!
“牛批!不愧是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