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明明我們聯邦的行星際飛船還有一年就造完了,為什么聯盟會突然冒出一艘行星際飛船?”
“嘖嘖,這種“明明是我先來的”即視感是怎么回事?白學現場嗎?”
“真能藏啊,我差點就信了,之前聯邦那邊隔幾天公布一下行星際飛船的建造進度,而我們這邊一點動靜都沒有,我都差點急哭了,沒想到偷偷摸摸竟然造完了!”
“你們啊,都太年輕了,聯盟這樣都多少年了,我之前就一點不著急,現在看來果然憋著什么壞。”
“咳咳,樓上怎么說話呢,什么叫憋壞,這叫正常操作知道嗎?坐下!”
當說道“熒惑號”飛船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沒想到,聯盟竟然來了這么一手。
偷偷摸摸就把行星際飛船給造好了。
其實也不算是偷偷摸摸,畢竟也沒有遮掩,就那么在太空里大大方方的建造了,只不過沒有正式對外宣布而已。
沒有看出來,只能說是沒想到。
沒想到聯盟建造行星際飛船這樣的大事竟然不提前宣布,當初聯邦那邊的行星際飛船開建的時候可是讓全世界都知道了。
不過這種震撼的感覺,可以說一點也不比聯邦那邊的效果差,甚至全面蓋過了聯邦那邊的宣傳效果。
畢竟那邊還在建造,這邊整船就“下水”了,而且看起來比那邊還要先進。
“熒惑號”全長200米,直接讓曾經1500米長的神州太空港變成了1300米長。
它的最前端是駕駛艙,中軸艙段是儲存物資和做無重力實驗用的,船員大多數時間都會待在模擬重力艙,畢竟長期失重的話,對身體非常不好,一般情況下都由智能系統控制,他們需要控制的也不多。
整個環形重力艙是全通的,不過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被艙門分成了好幾個區,一旦有什么故障或者泄露,不會被一鍋全端了。
飛船后邊的動力區就有意思了,四臺離子推進引擎分別安裝在上下左右四角,而中間還安裝了一臺火箭推進器。
因為離子推進器的初速度非常慢,它的優勢是在跑長途上,而火箭推進器的優勢就是推力夠大,但是燃料消耗非常巨大,所以“熒惑號”就采取了這種兩者結合的方式。
由于不用和家園星的重力做斗爭了,只需要很少的燃料就能獲得一個不錯的速度,所以火箭發動機被用于最初階段的加速,給飛船提供一個比較高的初速度之后它就關閉了,然后換成離子發動機進行加速,直到加速到可以達到的安全最高速度。
要不然僅啟動離子發動機的話,可能飛船光離開家園星就要很長時間,甚至點火之后會讓人產生“動都不動一下”的錯覺。
兩者結合,它們能讓“熒惑號”最短兩個月到達火星,這對于需要長期待在太空的宇航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這樣一來,哪怕不是最佳窗口期,火星飛船也是可以航行的,頂多就是用上三、四個月而已,人類飛往火星的選擇時間就多了很多,要知道第一次登陸火星的時候,火星飛船可是在太空中足足飛了六個月,那還是最短時間。
“……我們能看見神州太空港上的所有環形重力艙都開始了旋轉,包括熒惑號飛船上的模擬重力艙,它們通過旋轉產生離心力,然后環形艙內就能感覺到重力,產生跟在家園星上類似的“腳踏實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