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式紡車與織布機紡織出來的棉布又光滑,又細密,絲毫不遜色東印度公司千里迢迢從印度運回來的貨物,也不畏懼多次洗滌,至于是不是會因為光照變色褪色,還要由時間驗證。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不過就算保留了這個弱點,它的寬幅與產量也足以讓人們喜笑顏開了,手工在這點方面是永遠比不過不知疲倦的機器的,而且隨著木工行會與鐵匠行會被強行組合成一個整體,有識之士擔憂的,新式紡車與織布機造成的紡織工大批失業進而引起社會動蕩的事兒并未發生——國王的紡織工場就像是有著一張巨口的怪物,來多少人都能吞下。
不看國王一開始就準備用它來引導女性走出家門嗎,如果連現有的紡織工人(男性)都接收不了,這難道不是在說笑話嗎?曾經滿懷擔憂與戒心的紡織工人看到國王的工場建起來后,也慢慢地放下了心,畢竟這些綿延在奧爾良城外的屋舍面積是那樣的廣闊,木工行會與鐵匠行會的數千成員以及其幫工,學徒更是晝夜不休地干著活兒,一架架的新式紡車與織布機不斷地被運往城外——“每臺機子至少需要一個人來忙活吧。”他們這樣說道,一邊點數著機子的數量,機子越多,他們就越安心,
何況,就算是暫時沒有被雇傭,紡織行會的新首領也給了他們一筆安家費,讓那些因為缺少原料而不得不停工的作坊成員不至于忍饑挨餓,流離失所。讓路易有點吃驚的是,這筆費用竟然不是他們向官員申領,而是新首領從原先的行會首領所有的產業中抽取的。
“原來這些人也不是不能做好事的。”奧爾良公爵譏諷地說道。
“他們并不是白癡,只是心懷僥幸。”路易淡漠地說,奧爾良城原先的紡織行會首領難道不知道有了新式的紡車與織布機會帶來更多產量與更好質量的產品嗎?
但這樣的結果有利于工人,有利于買家,甚至商人也有利可圖,但對行會來說這反而是一個大麻煩——沒有了學徒-幫工-匠師這一過程,行會的作用就少了一大截,不夸張地說等同于無了。畢竟當一個女人,一個孩子,一個老人也能輕而易舉地在幾天里學會如何使用機器,進到國王的工場里做事,他們的存在又有什么意義?
難道那些學徒、幫工、匠師都是心甘情愿地將收入的大部分交給他們的不成?
而且國王,或是領主,又或是大商人的工場,可以直接與上游的供貨商,或是下游的賣家談妥買賣,他們更不需要行會在其中掣肘,糾纏,供貨商與賣家也一定樂于少掉一層盤剝。
所以新技術,新原料,新機械,對行會的既得利益者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他們急切到這個地步,也不奇怪。
不過有了奧爾良城的先例,其他地方的行會也不得不看清了事實,低下了頭,一些畏懼于行會的威脅不敢動作的工匠居然也鼓起勇氣,偷偷地跑出所在的城鎮向國王呈上自己的發明,有些是紡車與織布機,有些不是,但只要路易看過覺得有價值的,全都接受了下來。當然,也有一些人的作品并不如他們以為的那樣出色,或是重復了,國王的官員也一概接納,把他們安排到國王的工場里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