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六年里,原本富庶的加泰羅尼亞人就像是一塊被蝗蟲啃咬過的青翠麥田,一片瘡痍,處處哀聲不斷,從貴族到農民,每一個都對卡斯蒂利亞人與意大利雇傭兵充滿了仇恨,讓人罕見的是,大起義的倡導者與組織者竟然是加泰羅尼亞的教士——由此可見,對卡斯蒂利亞人來說,加泰羅尼亞已經沒有一個地方不屬于他們的敵人了!
加泰羅尼亞人大起義時,選中了法國人做附庸的對象,也不是沒有理由的,第一個就是法國曾經從摩爾人手中庇護了他們,也愿意給予他們自主權,第二個原因就要落在加泰羅尼亞的商人這里,卡斯蒂利亞女王雖然因為贊助了哥倫布而獲得了新航線,新大陸與海上霸權,但加泰羅尼亞卻是被阻隔在這座金山之外的——他們不被允許參與貿易,長久以來,加泰羅尼亞的商業完全仰仗法國的西郎格洛克與普羅旺斯,賣出貨物,換回糧食,他們并不想與法國開戰。
讓路易十四深為遺憾的是,當時法國國王路易十三與黎塞留主教的心思幾乎全都放在了三十年戰爭上,哪怕加泰羅尼亞人愿意奉路易十三為巴塞羅那伯爵,更是等同于將魯西永奉給了大孔代,大孔代也在后期的戰爭中擊潰了西班牙人引以為傲的佛蘭德軍團——路易十三和黎塞留主教還是沒能抓住這個機會,也許是因為當時他們并未想到可以吞下還是個強國的西班牙吧。
他們雖然給了支援,但根本沒有將加泰羅尼亞人的生死存亡放在心上,對進駐加泰羅尼亞的法**隊也沒有很好的管束,以至于加泰羅尼亞人發現,法國人與西班牙人也沒什么區別——他們感到了深深的失望。不過對黎塞留主教以及其繼承人馬扎然主教來說,加泰羅尼亞人的期望一錢不值,馬扎然主教甚至在58年的時候差點簽下了《比利牛斯條約》將加泰羅尼亞的歸屬權完全交還給西班牙——因為西班牙允諾可以將魯西永永遠劃分給西班牙。
之后西班牙也屢屢提起這件事情,甚至在路易十四與特蕾莎王后的婚事談判上……路易十四當然不會如此犯下如此顯然易見的錯誤——就像對待特蕾莎王后那五十萬里弗爾的嫁妝……他總是避而不談或是轉移話題,也從未放棄過從父親那里繼承來的“巴塞羅那伯爵”的封號。
后來西班牙的腓力四世去世,癡傻的卡洛斯二世即位,西班牙人忙于內亂與爭斗,也因為加泰羅尼亞現在依然由西班牙的軍隊占領,這仿佛是一種既成事實——加泰羅尼亞屬于西班牙,毫無疑問,有什么可質疑的呢?
加泰羅尼亞人與法國國王可不這么想。
路易十四的宮廷里,加泰羅尼亞人的紅帽子也不少見,因為法國的比利牛斯山附近就有一些從西班牙遷移到法國的加泰羅尼亞人,他們的生活在路易十四親政后好過了不少,所以哪怕有路易十三與黎塞留的背叛在前,經過法屬加泰羅尼亞人的勸說,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人愿意再相信法國國王一次。
這也是因為在39年的大起義后,加泰羅尼亞人的有生力量幾乎死傷殆盡,遑論近幾年來,西班牙雖然已被驅逐出了強國的行列,對加泰羅尼亞的監管反而更加嚴苛——畢竟西班牙幾乎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殖民地,沒有太多可以吸血的地方了。
而且,平心而論,路易十四與現在的法蘭西也正是如日中天,不可一世,有這樣的國王與國家庇護,加泰羅尼亞才有可能會擺脫西班牙的桎梏。
卡洛斯二世無嗣而終,更是讓人覺得,這也許就是上帝的旨意,加泰羅尼亞,甚至整個西班牙,終歸還是要屬于波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