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讓卡爾十一世做出這個決定的,當然不僅僅只有他對大公主伊麗莎白的愛,利沃尼亞雖然是個好地方,但它同時緊靠俄羅斯與波蘭,如果波蘭的國王依然是那個受到大貴族掣肘的約翰三世,他不會這么做,但現在的波蘭國王是大孔代,他本身即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將領,身后還有路易十四毫不吝嗇的支持,與之前的任何一個通過選舉即位的波蘭國王都截然不同。
卡爾十一世雖然也有雄心壯志,但他終究還是一個年輕的國王,親政不久,對上大孔代,他必須要說沒有十分的把握可以得到勝利。
相比之下,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五世,卻只是一個平庸之輩,他應當仿效路易十四,卻一味跟著利奧波德一世走,也就是打算用聯姻來解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問題,他先是想要將妹妹嫁給法國王太子,未果后又想把她嫁給巴伐利亞選侯的兒子,被巴伐利亞拒絕后,他又企圖與卡爾十一世談判……
就算沒有大公主與他的婚約,在丹麥與波蘭之間,卡爾十一世也會選擇丹麥-挪威。
除了吞并丹麥,或者說,吞并丹麥所有的挪威后,瑞典就等同于擁有了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半島之外就是浩瀚的北海與挪威海,接下來,只需要略微挪動一下棋子,繼續征服丹麥也不是難事——哪怕不被法國國王,波蘭國王允許,瑞典也已經如英國一般,有了一塊完整的領土,而無需時刻擔憂腹背受敵。
如果繼續與波蘭爭奪領土,除了大孔代與路易十四之外,他也要擔心俄羅斯是否會乘虛而入,畢竟,無論波蘭,還是瑞典,又能說是俄羅斯的心腹之患。在十七世紀初,俄羅斯因為王室絕嗣陷入動亂時,瑞典與其簽訂了《斯托爾波沃條約》,用幾個邊境城市換走了俄羅斯唯一的出海口……
俄羅斯的沙皇從來沒有放棄過重新奪回失去的領地,或許更多。
有了這樣的想法,卡爾十一世必然會傾向于法蘭西,至于今后如何,他覺得,能夠在有生之年吞并挪威,已經足夠耗盡他的所有心力了,之后就交給自己的孩子吧,就像父親將一個新的瑞典交給自己一樣。
至于路易十四做出這個決定,也不單單只是為了收攏茨密希的吸血鬼,里世界對表世界的影響必然隨著時光與科學的進步變得越來越少,國家與國家之前的天平上,非人類這枚籌碼的分量也會逐漸變輕,他與卡爾十一世的交易,是為了大孔代能夠盡快在波蘭奠定權威,也是為了將瑞典的視線引到丹麥-挪威身上——在大孔代還沒有懾服住那些大貴族之前,最好不要有大的戰爭。
波蘭的翼騎兵雖然聞名整個歐羅巴,但也有個極其致命的問題——對波蘭國王而言,因為他們幾乎都是屬于那些擁有大量土地的波蘭貴族的,在歐羅巴人已經很少繼續奴隸制度的時候,波蘭的農奴制度還在繼續,貴族們馭使農奴,產出小麥或是其他能夠換來馬匹與盔甲的資產,然后用這些豢養士兵,配裝軍備——所以,一旦發生戰爭,國王就必須向這些貴族低頭,請求他們出兵。
大孔代幸運就幸運在有路易十四的支持,才能帶著自己的軍隊前往華沙,但如果瑞典與波蘭開戰,他的軍隊還是沒法支持得起這場戰爭的。甚至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硝煙味已經非常濃重的時候,路易十四也婉拒了大孔代,或是新的波蘭王太子亨利回到巴黎為他效力的請求,只要求他們保持波蘭的穩定,還有的就是利沃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