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在這場戰役中,只要路易略有遲疑,失敗的就是他了,一旦失敗,他的下場也許并不比威廉三世好到什么地方去,國王與國家的名譽會跌落塵埃,曾經的盟友會立刻翻臉無情,旁的國家也不免乘火打劫,之前的勝利不過是為別人做了嫁衣,沉重的債務則會摧毀所有的法國人——失去了權威的國王是沒有資格對政務繼續指手畫腳的,而法國的貴族和官員們一定會為了償還債務而將重新啟用“包稅制度,”而包稅制度正是百年后誘發了法國大革命的惡政之一。
簡單點來說吧,包稅制度的原意是國王將征收稅賦的權利交付給他信任的人,這些人會按照約定為國庫送入豐厚的稅金,看到這里,人們也許會說,那么這個官職又有什么好處呢,好處就是他們能夠“酌情”調整稅賦的高低,可想而知,最后需要交納稅金的平民要交上兩倍或是三倍的稅款,才能滿足那些官員的胃口——而那些商人之所以會那么痛快地大筆大筆地向國王或是公爵借貸,也正是窺準了這點,一旦國王和公爵無力償還債務,他們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要求他們用包稅官員的職位來沖抵。
當然,這些商人出身的包稅官員,為了謀取利益,能夠將平民們盤剝成什么樣子就不必多說了,而平民們只知道他們是國王的官員,就算有些人知道其中內情,但向商人們借貸的不正是國王嗎?國王們因為打仗和享樂而欠下的債務會什么會要他們承擔?
在這樣的思想下,憤怒與不甘的情緒是很容易被累積起來了,一旦到了溢出的點,它們引燃的熊熊大火能夠輕而易舉地燒掉一整個國家。
————
當然,現在的法國國王已經沒有了這種擔憂。
在阿姆斯特丹市政廳的市民大廳里,桌椅都被撤走,里面堆積著數以百計的橡木箱,這些箱子邊角都有鐵條加固,帶鎖,不過現在它們都打開著,里面堆滿了黃金與白銀,有些是錢幣,有些是塊或是條形,陽光從玻璃窗投入室內,照亮了它們,金銀特有的質感與光澤讓拉瓦利埃爾夫人屏住了呼吸,這種感覺在她身上是第二次,第一次就是她被帶入盧浮宮的時候。
“是吧,”路易說:“這不是全部,但我一直就想知道,在一萬五千艘商船帶來的財富中散散步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