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答案的瞬間,桐人差點沒控制住身體的力量,如果不是袁滿提醒得及時,他腳下的地磚至少會碎八塊。
不是在氣將人工智能應用在戰爭上的想法,這本就是大勢所趨。
最尖端的技術永遠都是先應用在軍事上。
從上個世紀開始,各國就在研發無人兵器,到了本世紀,各種無人機,無人潛艇,無人車都相繼問世。
魯路修說要搞士兵訓練程序,桐人也沒說什么,爽快地把開發包交出去,還配合各種調試,之后還進去試了幾把。
而托尼那邊,早就把賈維斯用于戰甲輔助,沒了賈維斯的幫忙,托尼戰斗力至少弱三成。
真正讓桐老爺感到氣憤的是對于人心,人權的踐踏。
找回UnderWorld記憶,在里面真實生活過他很清楚,雖然沒有現實里的**,那就是人類,活生生的人類。
桐人是個矛盾的人。
他是現實主義者,也是浪漫主義者。
他可以為了活下去,打穿SAO,乃至手染鮮血。
也可以把結衣這樣的程序當女兒看。
由此衍生出一種獨特的視角,所處之處皆是現實,虛擬也好,現實也罷,都是真實。
某種程度上,他比袁滿更加博愛,更不在乎國家、種族乃至世界的區別。
袁滿在看到魯路修世界的種花家時還會痛心,想為種花家做點什么。桐老爺這邊呢,明知道菊岡的做法對日本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還是接受不能。
菊岡做錯了嗎?
沒有。
他完美地站在一個軍人保家衛國的立場上。
他的出發點的,他的手法,他的所思所想,每一個都是為了國家,為了本國民眾考慮。
二戰之中美國戰死四十萬,身為總統的羅斯福卻得到了民眾狂熱支持,直到腦溢血倒下為止一共在最高權力者的位置上坐了四屆十三年。
不論死去多少士兵只要國家能夠勝利就行了是當時的時代精神——種花家當然也是,沒有前輩英烈拋頭顱灑熱血,哪有今天的安穩和平。
到了越南戰爭時期,美軍傷亡僅僅六萬,卻引發了學生們的反戰運動,迫使時任杰克遜總統放棄競選連任。
再到了小布什時代,伊拉克美軍傷亡才過四千,美國國內就翻天了,小布什任期結束的時候,他的支持率掉到了歷任總統倒數第一。
社會越發達,人們越怕死。
但居安思危,戰爭這種事總是免不了的。
既然如此,只能在其他方面想辦法。
更何況,日本二戰戰敗后,頭上一直騎著個美國爸爸,處處受限,處處受制,日本無時無刻不想拜托美國的束縛。
這次的人工智能開發就是這個機會,也是日本軍方內部的憂國之士的一次發力。
沒有他們的支持,菊岡區區一個二等陸校,怎么可能執掌這么大一塊海上基地?來個將軍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