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問罪的時候,甚至可以把失敗的責任全部推給戰斗力薄弱的屯田兵們,說他們完全沒有執行保護側翼的重任,才會導致戰場的失敗。但是這樣的精明有用嗎
朝廷里期待的文武官員又都不是傻子,戴鸞翔那么多年的威名,也絕非是浪得虛名,再加上當今皇帝是一位喜歡猜忌的皇帝,戴鸞翔就憑這一點小手段,就想在皇帝面前過關
就怕沒有那么容易。
但是不管怎樣,屯田兵的戰斗力果然沒有讓戴文祥失望,他們剛剛同戎羌的預備隊接觸,便迅速敗退了下來,沒有體現出任何抵抗的意識,幾乎是潰逃一般的四散奔逃。
緊接著戎羌提前部署下的另一支預備隊,又向另一個方向的側翼發動了突擊。
另外一邊的防御,則是由兵部直屬的部隊所組織的,他們的戰斗力比屯田兵強不了多少,甚至沒有經受住多一輪的攻擊,便也毫無懸念地潰逃了下去。
好了,背鍋的又多了一個,并且這一仗也是按照計劃地將要失敗了。
戴鸞翔自以為剛才已成功地組織了一出極為高明的戲劇,而現在正是要到了收場的時候了。
所謂開場容易收場難,一出戲劇到收場的時候,就更見導演和演員的功力了。
而這時的戴鸞翔終于體現出了他“海內第一名將”的實力。
戎羌趁著得勝之勢,正打算一舉將面前的所有中原軍隊全部消滅,卻不料剛才還不堪一擊的軍隊,忽然重新被賦予了全新的堅硬度和柔韌性。
戎羌的兵鋒將將同那只本應迅速潰敗的軍隊接觸,便感受到了明顯的制止力,想要繼續擴大戰果的打算,仿佛成了白日做夢。
而中原軍隊這邊剛剛制止了戎羌的追擊,卻并沒有發動反擊的念頭,反而極有組織地步步后退,既不快也不慢,就仿佛一塊大磁鐵,要將戎羌這一支射出去的鐵箭,死死吸引住,不知會將他們引向何處
達多在指揮作戰的水平上,與其兄長達利可汗不可同日而語,可他們的作戰風格卻是相近的,就是始終會站在第一線,同自己的兄弟們一道并肩作戰。
因此近在咫尺的達多,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戰場上不同尋常的詭異氣氛,心中暗叫一聲不妙,便趕緊命令麾下的頭領和其他部落的首領,趕緊約束住手下的兄弟,不要再向前沖殺了,可不能在幾乎已經取勝的關頭,反而中了中原人的詭計。
這是一個合格的將領應當作出的正確的決定,可是這一回,事實卻似乎在證明,達多好像是考慮得太多了中原軍隊就是一場潰敗,剛才的阻擊仿佛就是回光返照,已經用盡了他們最后的氣力。
只見戎羌的攻勢略略放松,中原大軍便似抄水一般向后退去,那叫一個義無反顧、那叫一個毫不猶豫。
近十萬中原大軍,只在眨眼之間便一跑而空,戎羌大軍同玄武門之間的障礙,剎那間全都被消除了。
而大齊軍隊在潰逃之時,遺留下的旗幟、兵器、財物乃至于陣亡兄弟的尸體,都被拋灑了一地,讓這肅殺的戰場顯得凌亂不堪。,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