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鸞翔的本心,蕭文明知道肯定是出于好意,但是實際的效果卻是在否定皇權,當然在皇帝這邊就討不到什么便宜了
蕭文明曾經在戴鸞翔的身上,看到過真實歷史當中岳飛的影子,不過現在想想這兩人還真是不一樣。
岳飛忠君愛國已經到了“愚忠”的程度了,他被宋高宗拿下,純粹是趙構這廝不是個玩意兒,可以說是蒙受了中國古代歷史上所有的最大的冤屈。
可戴鸞翔被拿下冤是的確夠冤的但拿下他的皇帝也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不管誰對誰錯,或者大家都沒有錯,只不過選在此刻拿下戴鸞翔的確不妥。
眼下正是大敵當前的時候,君臣之間內斗只會有利于敵人,而不利于自己,因此蕭文明該勸的還是要勸雖然蕭文明的官職、身份、地位,這等軍國大事實在是輪不到他多廢話的,但是自打毅親王他老人家薨逝之后,能夠在皇帝和戴鸞翔之間說說話的人已經不多了
“皇上,大元帥辦事,確有不當之處。不過念在大敵當前,并且元帥多年來也勞苦功高的份上,能不能先饒過他這一回等把戎羌趕跑了之后,皇上無論是嚴加懲處也好,將功抵過也罷,又或者我親自去勸勸元帥,讓他向皇上負荊請罪,一切都好說。總而言之,眼下還是先趕跑了戎羌再說吧”
誰料這時皇帝已是心意已決,蕭文明說什么都不管用了“朕已經給戴鸞翔多次機會了,奈何他居功自傲,這便是自作孽、不可恕朕心已決,再讓戴鸞翔掌兵,便會動搖國本,絕不可再有僥幸心理,不會繼續給他機會了。”
“可是可是拿下了戴元帥之后,又有誰可以承擔起指揮全軍的重任呢皇上請恕,微臣狂悖,滿朝文武似乎沒有誰有這個能力了。難道皇上忘了野驢嶺之戰了嗎”
野驢嶺一戰,正是蕭文明面前的這一位景炎皇帝臨陣換帥,火線撤下了戴鸞翔的軍職,換上了一個只會夸夸其談、紙上談兵的李觀,這才導致了整場戰役的慘敗。
這一場慘敗堪稱當今皇帝最大的污點,并且在他的心里也造成了巨大的陰影,直到今天都沒有緩過來。
蕭文明在大戰之前,忽然在皇帝的面前揭開他的瘡疤,讓這位敏感的皇帝當即震怒,斜著眼,問道“蕭文明你在說什么”
蕭文明這時才發現自己說錯了話,幸好一旁還有個衛玉章,由他墊了句話,稍微將氣氛略略緩和了一下“蕭文明就不要再節外生枝了,皇上招你進來就是想問問這件事的,你說說,如今誰是代替戴鸞翔最好的人選”
這個問題,蕭文明剛才已經搶答過了,幾乎是不加思索地回答的,皇上相國,第一,確實沒有這樣的人選,倉促之間任命,就愈發尋不到這樣的人了。
皇帝眉毛一條,照你這么說死了張屠戶就要吃帶毛的豬了嗎難道是滿朝文武就真沒人可以代替戴鸞翔了
可不就是沒有嗎還不是你作的,要不是還想給,皇帝留下一點面子,蕭文明是真恨不得,把這句殺人中心的話說出來了。
“只可惜毅親王他老人家死的不是時候,否則圣上請他出山,或許還能支持一陣可如今嘛其實要是老王爺還在的話,或許局面也不會鬧成現在這樣”蕭文明這話是實話實講,沒想到卻在另外的一個角度給皇帝提了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