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各方面都完全無法同蕭家軍相比,但是各方面全都學到了一些皮毛,就是這樣的一些皮毛,再加上比蕭家軍多出五倍的兵力優勢,就足以和天下任何一支軍隊較量一番了。
兩支軍隊打得你來我往、不分勝負,但考慮到張俊所率領的高麗兵,不過是總兵力的二分之一,數量要比康親王正面軍隊的兵力少上一些。
所以實際上,張俊這一次突擊,已經占有了一定的優勢。
但是這一點劣勢對康親王而言并不是決定性的,他反而樂得進入這樣一種兩軍你來我往、互相消耗的狀態。
因為至少在洛陽城邊,在關中平原腹地,他的總兵力要比蕭文明的多得多,實力也要強得多,同樣的進行消耗,笑到最后的一定是康親王。
然而蕭文明這支來自高麗國的軍隊作戰也太過頑強了一些。
雖然一次突擊,幾乎未見成效,但是他們依舊堅持進攻。
而康親王見正面的攻勢越來越正經,不像是佯攻,便慢慢地抽調出自己部署在縱深的軍隊支援前面反正看蕭文明也根本沒有機動能力強大的騎兵可供使用。
只是這時候康親王所調動的,也僅是側后方向軍隊的一部分,陣型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而正在這時,康親王卻想出了一個歪主意。
不是情報說蕭文明用的主力都是高麗來的兵馬嗎
于是康親王就特意叫上了高麗國的前國王李直松,把他推到陣型的前線,讓他叫陣,叫作戰的高麗兵投降。
兩軍交戰,刀槍無眼,雙方交戰的戰線前沿自然是危機四伏,就算刀劍砍不到你,搞不好就被飛起來的一塊石頭砸死了
康親王這時還將高麗國王推到前面,可見在他心里,這位前任國王的分量也就這么一丁點。
李直松這位高麗國的前任國王還是那種名氣已經敗光了的前任國王面對完全是新組建起來的高麗國的軍隊,就是喊破了嗓子也不可能有任何作用。
然而就是他的這幾句高麗話,給了蕭文明將計就計的好時機干脆就讓張俊故意率軍后撤,從而牽扯康親王的陣型,來他一個誘敵深入
只見正面高麗國新軍的攻擊,經過李直松這么一喊,似乎有些松動,又堅持了一陣,顯得后勁乏力,楔入康親王陣型的釘子,慢慢自動退了出來。
應該是李直松的呼喊,沒有直接勸降對面的高麗新軍,卻至少讓其士氣發生了動搖,戰斗力自然也就衰減了。
“算是這些日子沒給你白吃飯”康熙王暗諷了一句,便趕緊揮動大軍向前猛攻,想要反客為主,重新占據主動。
蕭文明設置在正面的高麗新軍顯然抵擋不住這樣的攻勢,慢慢向青嶺方向退卻。
這就是蕭文明任用張俊為前線先鋒的用意了。
張俊做事一絲不茍,向后退卻的行動,也做到了有條不紊雖然是退,但退得有章法、有條理,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化為潰敗。
張俊表現出來的演技十分精湛,蕭文明計劃當中的誘敵深入,也進行得十分順利。
康親王的軍隊仿佛是被張俊吸引一樣張俊退一步,他們就進一步;退兩步,就進兩步真正做到了亦步亦趨,一鼓作氣突破了山口,一只腳終于踏進了危險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