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這最后一手,便是以己為劍。”
這話一落,他周身的劍意在那時抵達了頂點,而李丹青體內的那縷天象劍意,也在這時愈發的躁動。
漫天的血雨在公孫秋雨張狂的笑意中滾滾襲來,周玨面色沉寂,看向那漫天血雨只是輕聲言道。
“此禍由周某棄文從武而始,理應由周某,以身化劍而終……”
“商滅姬興,是天道。”
“人入神道,是逆端。”
“周某這一生,始終在逆天而行,故天亦負我。”
“但這最后一劍,周某為天下蒼生而出……”
說著周玨抬頭看向穹頂,輕聲道。
“這天。”
“我周玨不曾負你!”
那一刻,周玨的身形在那時徹底消散,化作一道白色劍意,卷起陣陣罡風,將地面的塵土與周遭的殘垣斷壁也盡數吸納了過來,裹挾在一起,化作一道劍意洪流,直直的殺向涌來的血雨……
劍意滌蕩的光芒壓過了血雨腥風,將這宛如煉獄的畫戟城照耀得宛如白晝,血光被盡數攪碎,浩大的劍意只是一瞬便撕開了眼前的一切,在公孫秋雨驚恐的注視下,直抵他的眉心……
李丹青體內躁動劍意,在那一瞬間似有所感,猛然亮起一陣同樣耀眼的光芒,李丹青看著那道男人所化的滔天劍意,心神恍惚……
……
一百多年前。
在世界的中央,有一座雄偉得宛如神人造物的城池。
它有無數的水榭樓臺、雕梁繡戶。
百姓們歌舞升平的聲音,從傍晚到晨曦都響徹不絕。
它有三萬學士,坐于太學府中,每日習文論道。
從民生艱苦,到至理大道,皆有所達,事無巨細。
它有雄兵百萬,猛將如云。
四海臣服,民心所向,年關之時,上貢的使臣會將整個國都擠得水泄不通。
它還有一位君王。
腹有乾坤錦繡,胸懷雄才大略。
那座城池叫朝歌。
……
一個書生在那一天拜入了太學府,成為了那三萬學士之一。
書生意氣風發,常常高談闊論,口若懸河。
同僚對他素有輕視,書生郁郁不可得志。
有一天,書生又在府中言辭犀利,首座終于耐不住性子,當著眾人的面斥責了書生,說他紙上談兵,說他空談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