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陽爵位,分為王、公、候、伯四等,皆可世襲。
但同時因為公爵有牧養私兵的權利,故而朝廷對爵位把控素來嚴苛,除了立朝之初分封有功之臣,而后便只有皇子皇孫能得此殊榮,哪怕是當年功高蓋主的李牧林,也從未撈到半個爵位在身。
而武陽四族,所世襲之爵位,號為公。
這已是皇族之下所能分封的最高爵位。
但武陽四族不僅有爵位世襲,同時有別于尋常公候,牧養私兵之數,可達十萬之巨,并且朝廷每年還會撥出大量的銀兩供養四族的族人,從某種上而言,四族的地位近乎等同于異姓王,只是有實無名罷了。
而這些年隨著青家與夏家的倒臺,徐家家主徐煉的不知所蹤,郢家更是借機做大,朝堂之中與他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官員不再少數,與太子的來往也極為密切。
其家主郢相君的地位更是隱隱凌駕在了三府九司之上。
這樣的人物,李丹青也敢告,當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座次僅在三府九司之后的郢相君閉目沉眸,似乎根本不在意李丹青的怒斥,反倒是后座上一位男子在那時拍案而起,指著李丹青便喝道:“李世子勞苦功高,陛下早有體諒,但如若以為憑著些許功勞,便可肆意構陷忠良,那可就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了!”
“卑職勸世子一句,莫要自誤!”
龍象府的府主夏侯伯陽,為人好大喜功,色厲而膽薄,做事毫無章法,故而能譏諷李丹青。
圭玉府的府主陸沉戟,書生氣太重,墨守成規,故而見不得李丹青愚弄百官,方才怒斥李丹青。
但三府九司府主司命,除了這二人都是老謀深算之輩,深知君心難測,無論外界傳言如何言之灼灼,他們在未有弄明白姬齊的心思前,皆不會妄動。
故而相比于其余看上去不曾對李丹青發難的三府九司的司命,陸沉戟與夏侯伯陽在李丹青心中反倒是最好應付的家伙。
譬如此刻這郢相君,李丹青已經指名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道姓的要他難堪,但他卻神情平靜,因為他知道,不用他出手,便會有人代替自己接招,或者說,在郢相君的心中,李丹青根本算不得是對手。
高臺上的姬齊見有人站了出來,也選擇沉默不語,反倒目光意味不明的盯著李丹青,似乎是在期待李世子接下來會如何做。
李丹青轉頭看向那中年男子,對方三十歲出頭,看身上衣衫制式應當是九司之一神御司的官員。
他笑道:“敢問閣下,何為肆意構陷?”
“無憑無據,空口白話,難道不是肆意構陷嗎?”那男子神情倨傲,拂袖言道。
“那敢問閣下幽云之亂從何而起?”李丹青并不為男子的挑釁所動,繼續問道。
“陽山崩塌,致使應水郡靈力枯竭,幽云趁亂入侵!”男子顯然做足了功課,在那時對答如流。
“好一個陽山崩塌!”李丹青卻在這時陡然提高了自己的聲音。
“武陽有二十八座圣山,何為圣山?”
“那是可飛升穹頂,溝通星辰,引來星輝,充盈天地靈力的神物!”
“是武陽數以千萬計武者修行的基石!”
“亙古至今,再做諸公何曾聽聞過圣山崩塌之事?”
李丹青的大聲質問,讓在場眾人噤若寒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