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子暗暗想著,總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不祥之感。
“世子?”而就在這時,身前的泰平有些奇怪的看著忽然沉默下來的李丹青,小聲的喚了聲。
聽聞此音的李世子回過了神來,他抬起頭看向泰平。
“世子也要出宮對嗎?我們能一起嗎?”小泰平略顯局促的問道。
他說完這話,眸中有些惶恐,似乎是覺得以自己的身份邀約,多少有些唐突。
但也有些期待,畢竟在他的心中,李丹青可是拯救了應水郡的大英雄。
“當然。”李丹青將對方臉上的神情變化看在眼里,在那時咧嘴一笑,如此說道。
而得到這樣回答的泰平頓時面露驚喜之色,他幾乎就要高興得跳起身子,卻似乎又意識到這樣的做法有些失態,故而強忍住了這樣的沖動。
……
“上次你不是說你家人都在應水郡遇難了嗎?今日你出宮是要去何處?”二人并肩走在了神御宮中。
泰平顯得有些局促,想要與李丹青說些什么,卻又一副不知道如何開口的模樣,李丹青索性自己出口打開了話匣子。
“我叔父叔母家啊!”
“來了武陽城全靠叔父叔母幫我引薦,這才得了入宮的機會。”泰平趕忙言道,提及叔父叔母,他的臉上倒是笑意盎然。
李丹青倒是聽他說過這事,不過當時他正要入宮面圣,對于此事并未多想。
此刻聽聞卻眉頭一皺:要知道這里可是武陽朝的王都,不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他叔父叔母既然生活在這里,想來過的日子就算再苦,也不至于給泰平找不到一個活路的營生。
送入宮中,做了宦官,顯然是下下策。
李丹青心底有些不悅,但終究沒有表露出來。
畢竟家家都有本難念經,說不得他家叔父叔母有什么難處呢?
更何況送入宮中,雖然有了殘軀之苦,但只要踏實本分,日子還是不錯的。
李丹青收斂起了自己的情緒,笑問道:“你入宮也有一兩個月了,怎么還穿著這件破衣裳?待會去買件好衣衫,免得你叔父叔母擔心,以為你在宮中過得不好。”
宮中對太監們還算慷慨,哪怕是泰平這樣最底層的宦官,一個月兩三兩銀子是少不了的,這可比一般的老百姓強出不少,買上幾件干凈的衣衫可不是難事。
但聽聞這話的泰平,卻搖了搖頭:“過些日子再說吧。”
“叔父叔母為了送我入宮,花了足足百兩銀子,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我得先過些緊日子,將這五十兩給他們湊足,反正我大多數時候都在這宮里,衣服晚些買也不急。”
泰平說得語氣輕松,李丹青卻眉頭再次緊皺。
入宮其實對于大多數平頭百姓而言,還算是個不錯的出路,尤其是碰到災禍年間那更是有的是人擠破了頭想要往里拱。
但應水郡雖然糟了災禍,可畢竟距離武陽城遙遠,很少有難民會來到這里,神御宮的太監數來短缺,尤其是泰平這種年紀小,又出身干凈的,只要愿意,入宮不是什么難事。早些年,武陽城里甚至還出過,拐走孩童,送入宮中的大案。
而且宮中念及太監無后,凈身之后,便會給出五十兩的養老錢,哪里有需要百兩銀子介紹費的說法……
這分明就是在……
想到這里,李丹青看著眼前一副對自己叔父叔母甚是感激模樣的泰平,李丹青終究沒有把自己的猜測宣之于口。
他猶豫了一會,在那時笑了起來,說道:“也對。”
“這樣吧,時間還早,不如我帶你去裁縫店買一兩件衣衫。”
“使不得!使不得!”泰平聞言面露惶恐之色,他連連擺手言道:“我怎么能要世子的錢呢!世子為我報了仇,我還沒有報答世子……”
李丹青卻不由分說的在那時伸手抓住了泰平,瞇著眼睛言道:“這可不是白給的,說起來我也認識好些個跟你一樣境遇的孩子,想要入宮卻沒有門路,我給你買了衣服,你帶我去見見你叔父叔母,我也好看看,能不能幫到他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