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載元坐在八抬大轎中,往總督府行去。
來到總督府后,徐載元一路穿堂過廊,來到書房。不多時后,一名文士來到書房,輕聲問道:“部堂,他收下了嗎?”
這名文士正是先前在城頭上與李非煙交手的施宗曦。
徐載元抬了抬手,示意這位施先生坐下,然后說道:“收下了。”
施宗曦點了點頭,又問道:“這位小李先生是什么態度?”
徐載元向后靠在椅背上,雙手十指交叉,略作沉吟后說道:“本以為是個自恃武力而犯禁的江湖游俠,卻沒想到是個頗有城府之輩,我倒是有些看不透此人了。”
說到這兒,徐載元微微一頓,臉色有些陰沉,強壓下心頭的絲絲惱火之后,說道:“按照我們的預想,他是不會收下的,甚至還有可能不肯見我,可萬萬沒有想到,他不但見我了,而且還把禮物也收下了。”
施宗曦淡淡道:“如果這位小李先生對部堂疾言厲色,又重提當年帝京之事,那不可怕,說明他就是為了報仇,不過是個無腦莽夫,不足為慮。可現在他卻把當年的仇怨放下了,這就很可怕了,部堂,你說這世上也很么東西能讓一個江湖武人把‘恩怨’二字放下?”
“相逢一笑泯恩仇。”徐載元嘿然道:“當年太祖皇帝的親兄弟死于前晉大將任晁手中,后來任晁歸降,向太祖皇帝認罪,太祖皇帝說:‘舊事勿要再提,只盼將軍能為天下蒼生盡心竭力。’任晁感激涕零,在北伐途中,為救太祖皇帝力戰身死。能讓太祖皇帝放下仇怨的是逐鹿天下的大志向,難不成這位小李先生也有此等志向?”
“已經有了。”施宗曦道:“據我所知,老李先生之所以將小李先生逐出清微宗,是因為小李先生主動向老李先生進言。這就很有意思了,二十年的師徒,難道小李先生不知道老李先生是怎樣的脾性,可他仍要進言,說明他已經存了離開清微宗的念頭。果不其然,離開清微宗后不到半年的時間中,這位小李先生就在大天師張靜修的扶持下,做了太平宗的宗主,難道只是巧合嗎?”
徐載元面露凝重之色:“如果這些都在他的意料之中,那么此人也太過駭人。”
施宗曦語調緩慢低聲道:“天寶二年的帝京之變,李玄都險些身死帝京城,結果被張海石救走。天寶三年,李玄都北行中州劍秀山,拜訪了地師徐無鬼,然后返回清微宗,廢去一身修為,開始蟄伏。天寶四年、天寶五年,李玄都沒有任何動靜傳出。天寶六年,受張鸞山之邀,李玄都離開清微宗,前往蘆州懷南府,名義上是相救周聽潮遺孤,實則是借此機會密會太平宗的宗主沈無憂和玄女宗的未來宗主玉清寧。在天寶六年的下半年,李玄都從蘆州懷南府出發,前往中州龍門府。在平安縣密會牝女宗的宮官,在荊州江陵府密會正一宗顏飛卿,在中州龍門府又見了慈航宗的蘇云媗,在北芒縣見了金剛宗的悟真。除此之外,他還第三次拜訪地師,并參與了天樂宗易主一事,甚至還打傷了自己的師妹陸雁冰。”
徐載元起身取過一副地圖,攤開書案桌上,仔細看了李玄都的行程,喃喃道:“這一路走來,竟是見了如此多的人,未免太過巧合。”
“不是巧合。”恐怕李玄都絕對想不到施宗曦會如此高看自己,只聽這位萬象學宮的第四位大祭酒說道:“是有意為之。”
徐載元道:“此話怎講?”
施宗曦道:“李玄都見的都是什么人?除去邪道中人不談,分別是太平宗的沈無憂夫婦、玄女宗的玉清寧、正一宗的顏飛卿、慈航宗的蘇云媗、金剛宗的悟真,除了太平宗之外,其余幾宗都是與清微宗敵對。他一個清微宗之人,卻與敵對宗門的關鍵人物暗中聯絡,為了什么已經不言而喻,所以在天寶七載的時候,李玄都離開清微宗并迅速得到大天師的扶持便在情理之中了。換而言之,不應說李玄都是被逐出師門,分明是他主動叛出了清微宗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