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金帳騎兵沖鋒時的呼喊怪叫之聲,遼東騎軍異常安靜,只有拔刀聲和馬蹄聲。
景修也隨之全軍出擊,向前推進。
徐載元麾下大軍全面潰敗。
天寶九載,五月十五。
潞縣的消息傳回帝京。
三萬大軍全軍覆滅,幽燕總督徐載元戰死。
這一次,天寶帝沒有發怒,而是極為哀慟,下旨追封徐載元為郡王,謚忠襄,又在京中為徐載元設衣冠冢,供人祭拜。
帝京城內更是哭聲一片,不僅僅是因為徐載元軍中有許多勛貴子弟,更是因為前途黯淡。
總共三路勤王大軍,已有一路大軍全軍覆沒。
這帝京城還守得住嗎?
在這個形勢下,遼東大軍長驅直入,除了攻占潞縣之外,分陷平谷、武清等地,各地守軍望風而逃,帝京震動,內閣不得不加急催促秦中總督和荊楚總督率軍勤王,并急召薊鎮兵馬入衛。
遼東那邊就比較風輕云淡,景修只是向秦清稟報了戰果,并未鄭重其事地報大捷。
此戰,遼東大軍傷亡八百余人,斬敵四千余人,俘虜一萬余人,另有萬余潰兵四散而逃。斬殺總督一人、總兵一人、副總兵一人、參將四人,游擊以上者八人。投降被俘者,總計總兵一人、副總兵兩人、參將以上六人。另有隨軍文官、贊畫等二十余人。這些贊畫就有不少是出身勛貴世家。景修請示應該如何處置這些人。
秦清回復景修,不必押往大營,令景修自行酌情處置一干人等。
此戰關鍵是占領了潞縣,得以掌握大運河,就算荊楚總督截斷部分漕運,不能直通江南,也能通過運河從齊州調運糧草。
因為秦清嚴令大軍不得襲擾沿途百姓的緣故,在此之前,都要從幽州調運糧草,同時火器需要的彈藥也要從遼東調運,使得遼東大軍的后勤壓力極大。
自古以來,行軍打仗,一旦戰線拉長,就難免后援不濟,因為運送糧草的輜重部隊本身也要消耗糧草,如果戰線過長,就會出現運送的糧食還不夠運糧輜兵嚼用的尷尬局面。漕運比起陸路運輸,最起碼省去了馬匹的消耗,需要的人手更少,大大緩解遼東大軍的后勤壓力。
與此同時,秦襄大軍則是與荊楚總督的勤王大軍狹路相逢,雙方在真定府正定縣展開激戰。
雖然秦襄只是一路偏師,因為渡海的緣故,沒有攜帶馬匹、火炮,但是在齊州接收了大量朝廷官軍的火器、馬匹,固然比不得秦清率領的主力大軍,卻也比朝廷官軍強上許多,一戰打得荊楚總督大敗,使其不得不退守真定府的府城。
如此一來,三路勤王大軍就只剩下一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