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都打算將三十六位真人分為四派,每派九人。
其中太平道九人:張海石、李非煙、云承宗、沈元舟、蘭玄霜、柳玉霜、冷夫人、陸時貞、司徒玄略。
正一道九人:顏飛卿、蘇云媗、張岱山、左雨寒、齊飲冰、唐婉、樓心卿、谷玉笙、百媚娘。
全真道九人:姚湘憐、陳眠、納蘭絮、玉盈真人、萬壽真人、太微真人、三玄真人、玉清寧、蕭時雨。
剩余九人:寧憶、陸雁冰、陸時盈、李世興、鐘梧、王仲甫、慕容畫、季叔夜、石無月,直屬于大掌教。
所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幾位明官,是上官莞的屬下,卻被李玄都劃分到了自己的名下,而巫咸和兩位偽仙本該歸入李玄都的名下,卻被李玄都劃分到了全真道中。
其中原因,便好似劃分州界。漢中府的百姓與蜀州百姓無論習俗還是語言都十分相近,卻要將漢中府從蜀州剝離出來,劃分入秦州,因為漢中府是蜀州門戶,如果漢中府屬于蜀州,那么蜀州就變成了四面環山的易守難攻之勢,極容易割據自立,所以要將漢中府歸入秦州,以此來制衡蜀州。
全真道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將眾明官全都放入全真道中,上官莞又與姚湘憐、玉盈真人交好,很容易使全真道成為上官莞的一言堂,所以李玄都將三位明官調出,又將與上官莞沒有什么淵源的陳眠、納蘭絮劃入其中,既增強了全真道的實力,又形成分化,防止全真道成為獨立王國。
至于其他兩道,也是大體如此。
如此一來,未來的道門格局差不多定下,再有就是一些細節上的修改。
其實李玄都還有一些想法,不過他與秦清數次深談之后,放棄了過于激進的想法。
秦清作為長生之人,并不像凡夫俗子那樣過于執著于皇位,對他來說,有則最好,沒有也不是什么天塌地陷的大事,兩人甚至探討過是否能夠廢黜皇帝尊位。
兩人最后得出的答案是不能,或者說暫時不能,想要完成事實上的變革,必然要先進行想法上的變革,就好比從只有貴族才能做皇帝到平民也可以做皇帝,便是想法上的改變。當天下人都認為皇帝不應該繼續存在的時候,人心所向,那便可以廢黜皇帝了。
可如今的現實是,儒門的禮教仍舊深入人心,沒有廢黜皇帝的土壤,如果強行廢黜皇帝,只會造成人心混亂,反而平添許多不可預料的麻煩。
如果真有大同世界,那么大同世界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九層高樓,沒有只修建第九層樓的道理,前面的八層一層也不能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世道的發展總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規矩的好壞關鍵在于能否適應當下的世道,太過超前等同于拔苗助長。
正因如此,太上道祖有言:“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如今李玄都和秦清兩人能做的是引導世道進一步發展,腳踏實地,而不是一步登天。
清退田地、追繳稅款只是第一步,如果止步于此,大玄的新貴們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