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與那姑娘家是世交,又自詡清貴人家,自然不愿意就這么看著世交的朋友痛失愛女而毫無所為。于是便聯系了一些相熟的武林中人打算去那個門派中討個公道。結果卻被那門派中人滅了個干凈。一夜之間,汪興安家破人亡。
這種仇怨顯然不是什么能輕易放下的東西,故而汪興安棄文從武,為了給家人報仇刻苦修行。盡管還是比不上那些從下習武的苗子,但是到底他還有那恨意支撐著。最后倒是確實做到將那罪魁殺掉,連那個試圖掩蓋自己兒子的惡行的長老都被他折騰得只剩半條命。
但是這已經是他的極限了,之后他便遭到了那個門派的追殺,走投無路的時候,是姜子鈺出手將他救下來,并且在姜子鈺的幫助之下,成功地將那個門派覆滅。雖說對于姜子鈺擁有的力量來說,那個門派只能算得上是小門小戶,但是對于那時的汪興安來說,那門派的存在猶如天塹。得知了姜子鈺的身份之后,為了報恩,汪興安主動提出要入宮給姜子鈺做內應。
但是男人若想進宮,除非當個太監。對于這種情況,汪興安毫不猶豫地應了,甚至要不是姜子鈺攔著他,他能自己給自己割了。后來姜子鈺想方設法地把汪興安送進了宮里,以一個假太監之身,一藏就是二十年。這二十年,他從一個最下等的太監一路做到了太監總管的位置,那其中到底經歷了些什么樣的苦楚,想來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
隨后汪興安在姜子鈺的奪位之爭中也起了關鍵的作用,旁的不說,至少老皇帝的毒是他下的,光是這件事,對于姜子鈺來說就算得上是大功一件了,更別提他還積極地幫姜子鈺拉攏了不少江湖中人,一個個都是有名號的好手,除了汪嶺。
汪嶺是汪興安大哥的兒子,算得上是汪家除了他自己之外剩下的唯一一根獨苗,汪興安自然是小心翼翼地看顧著,自打汪嶺那小子投入了九尾閣麾下之后,汪興安許久沒跟他再聯系。后來姜子鈺聽說了九尾閣的名頭,表示很感興趣之后,由汪興安牽線搭橋,將汪嶺引薦給了姜子鈺。
姜子鈺原本的計劃是想著利用九尾閣處理掉礙事兒的大皇子姜子栩,但是沒想到事發突然還順帶著料理了四皇子姜子儲。看起來不得不說那實在是個意外之喜,這倒是讓他的奪位之路突然就順暢了不少。接下來只需要解決地就只剩下一個病歪歪的老皇帝了。
這么想著,姜子鈺難免有些洋洋得意,畢竟表面看起來老皇帝已經沒有了旁的手段,只有乖乖等死那么一條路了,結果沒想到那老皇帝還留了后手,疏忽大意之下,姜子鈺險些被那個沒兩天好活的老皇帝順手帶走。
危急時刻還是汪興安出來擋住了老皇帝的拼死一擊,這才讓姜子鈺保下命來。按理來說這樣的關系應該不會得到虧待才是,況且姜子鈺之前還是皇子時就被人稱贊是溫良寬厚之人,如果當上皇帝一定是個賢君。
但是汪興安顯然并不這么想,他是個聰明人,早早地就察覺到姜子鈺這人,可以共患難,但是絕對沒可能共富貴。看起來寬厚忠良,實際上用再卑鄙無恥的語言形容他也不過分。這種情況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關于四皇子的處理,原本只是殺掉的話,他倒也不會覺得姜子鈺這人如何,畢竟皇位之爭,兄弟相殘基本上也不是什么少見的事兒,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這樣,老皇帝也是踩著他兄弟的尸體登上皇位的,所以在奪位的時候耍些陰謀詭計,汪興安根本就覺得那都不算事兒。
但是姜子鈺可并不只是讓人殺了四皇子就算完事兒,汪興安是親眼看著姜子鈺一口一口地將那四皇子的臟腑吃了個干凈,那種兇殘而又愉悅的眼神,直到現在他都忘不了,仿佛一閉眼還能出現在自己的眼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