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戶人家,只有三戶人家為漢族,屋梁上沒有彝族紋飾的人家就是漢族人家。老漢我本渝州人氏,姓何,村中人都叫我老何,因厭倦山外俗世便躲到此處生活,道長還有什么要問詢的,請講。”
素云道長道:“我們前來黑竹溝辦事,想找一位叫曲木阿古的獵人帶我們進溝,不知他住在村中何處?”
老何指向前方道:“前面路口左轉第二家就是曲木阿古,現在他們家應該也在為過彝族新年準備,我帶你們去。”
老何站起身,領著幾人走向曲木阿古家。村落中散發出濃濃的彝歷新年味,但曲木阿古家卻有些冷清,門口只有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坐著,正懶洋洋的用一把小刀削著土豆,門口不見擺有過年的飾品。
老何上前和男孩用彝語交談了幾句,對素云道長道:“這是曲木阿古的兒子,他說他爸下山到藥鋪抓藥去了,要下午才能回來。我給他說有人要找他阿爸進山帶路,他說他奶奶病重,他阿爸哪里也不會去。”
直真道長道:“老何,我們可以多給曲木阿古一些銀子,給他母親看病。”老何搖頭道:“曲木阿古是村里有名的孝子,每次她母親病了,都要親手給母親熬藥喂藥方才放心,恐怕你們給再多的銀子,他也不會動心。”
直真道長皺眉道:“這如何是好?”素云道長道:“我們先到老何家稍作休息,再從長計議。我帶有些丹藥,到時再給老人家診斷一番。如果讓曲木阿古的母親好起來,他自然就會和我們走了。”
素云道長交給老何十兩銀子道:“你中午晚上準備二桌本地特色菜,我們晚上也在你家住。”
老何見難得有山外來客,出手又豪氣,便回去興沖沖地操辦起來,不多時便端上來一桌彝族餐,有一盤肥雞、一盤坨坨肉、一盤羊肉、兩大盤土豆、兩碗燕麥糌粑和一壇自家釀的蕎麥酒。十來人滿滿圍坐一桌,興高采烈吃起來。
幾人初次品嘗彝族風味食物,吃得津津有味,土豆和坨坨肉吃得分外開心。
彝族的土豆在肥沃松軟的沙土中種植,在高山充足飽和的陽光下生長,故吃起來口感異常細膩可口。土豆采用清蒸法,蘸上彝族特制的辣椒面,清爽中夾雜辣香,特別好吃。
坨坨肉由彝族小豬兒肉制成,用刀切成小坨,肥瘦相間,但肥而不膩,香滑順口。
老何每日枯坐山間,難得有客人來訪,一時酒興大發,一邊頻頻舉杯敬酒,一邊講些黑竹溝中的奇聞軼事。
桌上菜肴雖說不上精致誘人,但也可口好吃,何況還有當地神秘的奇聞軼事可聽,所以素云道長等人越吃越高興。
這頓酒一喝便喝到太陽西落,素云道長望望西山那輪落陽,道:“想來曲木阿古已歸家,直真道長、青峰和我前去看看,其他人先在老何家安頓下來。”
三人進得簡陋的院門,便聞到一股草藥味道彌漫在空中。
老何高聲叫道:“阿古在家嗎?”屋內一個低沉渾厚的聲音回答道:“請進來說話。”
四人走進院內,見從正堂走出一條精瘦的彝族漢子來,頭上扎著英雄巾,腳穿寬腳褲,腳步輕盈,面色黝黑,一雙眼睛閃爍著林中猛獸般冷酷敏銳光芒。
素云道長笑道:“想來這位就是黑竹溝聞名的獵人曲木阿古了。”曲木阿古見素云道長一身道袍,頗感訝異,抱拳回禮道:“不敢,曲木阿古見過道長。”
曲木阿古時常打得獵物帶到山外售賣,因要和皮貨商和屠夫打交道,所以學得一口好漢話。老何在旁邊道:“這位是青城派素云道長,想重金邀你一起深入黑竹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