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他的解釋,徐四海這才知道,自己誤會了李申,內心很是愧疚,連忙開口安撫他。
但其他人卻認為,李申這是杞人憂天,沒有將他的話放在心上。
結果當天晚上,敵軍竟然真的來了。
而且還是一支一百人的騎兵隊伍。
因為李申提前做好了防備,這支騎兵隊伍沒有占到便宜,除了投降的二十人,其余的八十人,全都被斬于馬下。
徐四海因此,獲得了八十多匹戰馬。
他將這些馬全都賞給李申,作為對他的獎勵。
這批戰馬,讓其他部將眼紅不已。
李申覺得自己只是做了分內之事,沒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便挑了十匹,剩下的全都送給其他將領。
他的大方,博得了眾人的好感。
但也有人覺得,他這是在收買人心,馬雖然收下了,卻沒有感激在心,而是跑到徐四海那里,打小報告,挑撥兩人的關系。
徐四海對于李申,還是非常放心的,尤其是這一次,因為他的先見之明,避免了軍隊的損失。
所以,他并沒有把下屬的話放在心上。
天亮之后,他命人將昨晚殺掉的敵人首級砍下,用床單包起來,隨后使用投石車,扔進常平城里,作為回禮。
常平城守將,叫虞山青,曾是鎮南王韓世充的親衛,后來多次立下戰功,被他安排到常平城當守將,嚴于律己,治軍嚴明,在當地頗有威望。
徐四海的這一舉動,不僅狠狠打了他的臉,還嚴重動搖了軍隊的士氣。
虞山青非常生氣,當即帶著五百人出城,來到徐四海的營地面前叫囂,要徐四海出來,與他決一死戰。
徐四海見他如此囂張,只帶了五百人就敢來挑戰他,不由冷冷一笑,命手下取來他的長槍,準備出去應戰。
李申見狀,連忙攔住他,說虞山青這么做,很有可能是個陷阱,無需理會他,只需命弓箭手對付他們就好。
徐四海沒有聽從,因為他覺得虞山青是常平城守將,他既然敢出來挑釁,要是他畏戰不敢出去,會讓人笑話他沒有膽子的。
李申沒能攔住他,便只能跟著一起出去。
見徐四海帶著人出來,虞山青立馬調轉馬頭,帶著部下逃走。
徐四海見狀,頓時面露輕蔑之色,想要帶著人馬追趕。
李申本來就在懷疑,虞山青這是誘敵之計。
看到他帶著人一邊挑釁,一邊逃跑,更加覺得他別有用心,便騎馬追上徐四海,讓他趕緊收兵。
徐四海其實也看出來了,虞山青只是過來挑釁一下他們,裝裝樣子鼓舞一下士氣而已。
但他覺得機會難得,不能就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么放過,便沒有理會李申,帶著兩千人追了出去。
接近城門口的時候,虞山青留下五十名死士,拖住徐四海的人。
而他,則是帶著余下人馬,回到城里。
隨后,他下令放炮,攻擊徐四海等人。
徐四海萬萬沒有想到,虞山青竟然如此狠心,連自己的部下,也不放過。
在火炮的攻擊之下,這兩千人傷亡慘重,只回來了一千五。
而他自己,雖然僥幸逃過一劫,但回來的時候,灰頭土臉的,非常狼狽,在部下面前,很沒有面子。
不過,也因為這件事情,他對李申,更加信任。
當天晚上,他便叫來李申,詢問破城之計。
李申認為,虞山青兵強馬壯,又有火炮之利,若是強攻,勢必傷亡慘重,應該智取。
徐四海見他心中早有定計,非常高興,立即問他應該如何智取。
李申說,他可以假扮成勸降的使者進城,然后告訴虞山青,他在軍中受盡排擠,想要率領部眾,棄暗投明。
到時候,他再假裝燒掉糧草,在虞山青面前演一出軍隊嘩變的戲碼,虞山青一定會信以為真,率領所有士兵出城,追擊他們。
徐四海聽完,覺得這個計策非常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