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就納罕道:“戲班子也轉地下啊?”
林清風煞有其事點頭:“對,我們這藝名都連起來了。”
這是說老一輩的學京劇的演員,他們的藝名都是有字輩的。
比如前面提到的“喜連富盛世元韻慶”,就是字輩。
林清風理直氣壯胡編:
“字輩都連起來啦!”
“喜、連、富、盛、世、元、韻、慶、祝、應、大、辦……”
于謙攔他:“您這字輩,聽著就感覺不怎么正經。”
林清風不管:“我是應字科的。”
于謙哦了一聲:“哦,林應風。”
林清風白他一眼:
“你這人怎么這么憨呢?”
“林清風,這是我的本名。”
“我們學戲的,得跟著字輩再起藝名。”
于謙就問:“那您藝名叫什么。”
林清風一點兒都不帶打扥:“我在我們那一撥拜師的人里面排第五個,所以我師父給了我一個嫵字,叫應嫵,林應嫵。”
于謙道:“你師父可真省事兒,該不會應一二三四五六七這么排的吧?”
林清風又給他一個白眼,這一回翻得格外嬌俏:
“討厭,說什么呢。”
“人家的嫵,是嫵媚的嫵。”
于謙作勢抖了一身雞皮疙瘩:“您是夠媚的了。”
林清風便繼續:“我們年終都評,評業務好壞,然后把你評比的數字加上去;比如說馬連良,考第五……五馬連良。”
于謙做長知識狀:“哦,這就叫五馬連良。”
林清風繼續:“張君秋第三啊,三張君秋;我年年第一……”
于謙遲疑了一下。
林清風便斬釘截鐵:“一林應嫵。”
由于應是個多音字,在此處,林清風跟于謙一直念的都是一聲。
所以于謙重復:“一林鸚鵡?好家伙這夠鬧騰的啊。”
林清風就特高興:
“你問去吧,問去吧。”
“就沒有不知道我的。”
“都說我這個唱腔,婉轉鶯啼,好聽!”
于謙:“哦,像鳥叫。”
觀眾們被于謙這一句干脆利落地總結給逗得爆笑出聲。
網上的觀眾也紛紛熱議:
“哈哈哈哈哈哈哈鸚鵡哈哈哈哈哈哈哈@王建國這盛世如你所愿了!”
“李誕迅速趕來大喊:諧音梗扣錢!!!”
“我還專程去查了富連成,笑死,林清風要是真的師承富連成他今年得**十了。”
“有生之年,我又從林清風口中聽到譚富英這個名字了。他今天還會唱京劇嗎?在線等!”
“因為林清風上回九藝而愛上京劇的帶我一個!”
“嗷,我也是我也是!”
在臺上的林清風不會知道,因為他的舞臺,已經影響到了一部分的年輕人開始重新關注京劇。
但如果知道了,他只會高興。
因為這就是他的初衷。
雖然林清風沒有看到網上的討論。
但是官方文化的人在看啊。
如果說這場比賽開始之前,官方文化里還有人對于張部長一意孤行要扶持林清風有懷疑的話。
現在,幾乎所有人都對林清風五體投地。
其中甚至包括了老付。
老付就是那個楊旗志的朋友。
當天就是他主動請纓去勸的楊旗志,打算暫時言盡于此,晚上結束開會了再跟他秉燭夜談。
結果反而弄巧成拙。
楊旗志當眾暴起傷人,被拖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