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我們立即配合你們啟動拆遷工作。”
天寧市區都是多層、小高層的商品房,這些業主就是知道了拆遷消息,也無法搭建違章建筑。
可城中村中,許多是居民自己建造的樓房,這些樓房的所有者完全可以在樓頂加蓋簡易的一層、二層、甚至三層。
拆遷范圍確定后,區拆遷辦便開始了拆遷登記和簽訂合同工作。
還沒有拆遷前,大多數人都盼著拆遷。現在真的開始拆遷了,就會有許多人出面進行討價還價。
拆遷安置分二種方式。
第一種是給予現金補償。愿意在規定時間之前簽訂拆遷合同的,還將給予總價20%的獎勵。
這很好理解,既然進行拆遷了,越快拆遷越好,因為只有地塊完全拆遷了,才能交付給改造商,明勝區才能拿到錢。
第二種是房子安置,可以選擇拆遷安置房。同樣地,愿意在規定時間之前簽訂拆遷合同的,可以免費進行一定面積的擴檔。
毫無違章可能的人、希望盡快居住新房的人,都選擇了現金補償方式。畢竟拿著錢就可以在天寧市區任意購房。
當然,在確定的高橋村拆遷范圍內,還是有20多幢樓房由于各種各樣原因不愿意進行拆遷。
現在進行強拆是不現實的,于是拆遷工作陷入停滯當中,拆遷辦主任急的上火。
陳西峰知道情況后,則讓人拿來這些樓房業主名單,當然還有相關信息。
他核查一番后,發現有十幢樓房的業主要么是在天寧市級機關工作,要么在明勝區級機關工作,這些人本來應該帶頭進行拆遷,支持城中村拆遷改造工作的。
區拆遷辦的級別太低,陳西峰只是商人,都無法對這些人構成威脅。
陳西峰于是找到天寧市一把手,向他反映了這個問題。
天寧市一把手并不方便對此事立即作出指示,而是想了一個辦法。
幾天后,天寧市一把手在明勝區一把手、二把手、分管拆遷工作的五把手陪同下,來到高橋村,現場視察城中村拆遷改造工作。
看到許多村居和廠房都進行了拆遷,天寧市一把手對于拆遷進度感到滿意,不過,在看到了散落在各處的一些樓房,他皺著眉頭問起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