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答應你!”鄭州權衡利弊以后,選擇答應鄭臨沅。
耶律怵機心思深沉,而且能接連打敗王文公和鄭臨沅,儒道造詣肯定不俗。
與他爭鋒面對,被說到被迫自殺的概率很高。
鄭州可不覺得自己的儒道造詣會比被耶律怵機說死的那三人更強。
恰恰相反,因為前世讀過些論語的緣故,鄭州對儒道是比較了解,但這種了解,僅建立在書上和學堂里。
真要是實操起來,肯定露怯,可能還不如國子監學堂內的那些儒生。
其實,在答應的時候,鄭州就已經做好了自己不是耶律怵機的準備!
但在鄭臨沅眼中,卻并非如此。
他險些喜極而泣,數次想要擁抱鄭州,都被他敏捷地躲開。
“我倒是有個問題想要問你。”鄭州道。
鄭臨沅熱絡地點頭:“州兒盡管問,父親一定知無不答!”
鄭州問:“你們為什么對我有這么充足的信心?敢讓我做最后的壓軸角色?”
鄭州百思不得其解,不管是鄭臨沅還是王文公,就算是已經死掉的那些狂儒,也都比他更適合做這個壓軸角色吧?
鄭州想來想去,也是不明白趙欣這么做的意義究竟在那里?
難道他終于良心發現,想讓自己去死了?
鄭臨沅答:“因為,你沒有弱點!”
鄭州愣了數秒,原來沒有弱點也是優勢嗎?
而且對鄭臨沅云里霧里的話,他也沒能完全的理解。
鄭臨沅解釋道:“其實我跟王文公的儒道理論都是有弱點的,我信奉儒道大于朝政,我信奉朝政大于儒道,說白了就是我為大宋服務,他為儒道服務。”
“不能說誰對誰錯,各自也都相安無事。”
“但就是因為我們的堅持都太過極端,所以弱點百出,且很容易被抓住,作為論道時的話柄被利用。”
“但你不一樣,你初涉儒道沒多久,心中的儒道理論還沒完全成型,看似混沌,實際上沒有可以被利用的弱點!”
鄭州大致是明白了。
心有所屬的人牽絆更多。
鄭臨沅和王文公都已經心有所屬,所以很容易被脅迫。
鄭州不一樣。
他是個沒有感情的殺手。
太虛劍意第一招:忘記女人!
沒有牽絆就代表著沒有弱點,若無弱點可以利用,王之棟的特點就發揮不出來。
他跟耶律怵機的組合在儒道造詣上也很難是鄭州的對手。
許是因為這一點,鄭臨沅才會對鄭州有如此堅定的信心。
這種信心強橫到,在鄭臨沅心中,單論論道,只有鄭州可以打敗王之棟。
鄭州則表示,誰說我沒有弱點?
你只要不殺了我,我就漏洞百出!
鄭臨沅解釋完以后,鄭州也沒將這件事太放在心上,有沒有弱點,還不是自己所掌控的?
到時候演一手,他就不信耶律怵機找不到自己的漏洞。
其實細細想起來,鄭州覺得自己的弱點還是挺多的。
比如前世今生,比如好吃懶做,比如驕奢。
這些弱點要是放在佛教當中,可都是不可饒恕的大罪過。
雖然儒道不同于佛道。
但在此幾點上,卻跟佛教有著一樣的教義。
儒道修此生君子。
佛教修來世榮華。
其實都大差不差。
反正在鄭州自己眼中,他的弱點真的很多,絕對不比王文公和鄭臨沅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