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所有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白倫越思忖:“或許我們可以采用雞尾酒療法,多種藥物混合治療。也就是說緊急情況我們使用普適性治療文,但是如果沈瑜的這種流派的文章,產量足夠大到能提供日常,也是可以支持一下,來緩解目前壓力。”
之前開口的那位教授嘆了口氣,做出了和白倫越語意相反的總結。
“所以還是必須保證普適性治療文是主流,沈瑜那邊可以適當的打壓一點,畢竟他的模仿者肯定是前赴后繼的。”
氣氛陷入了沉凝。
駱老教授臉上一片苦惱之色:“哎喲,老了就是不好。你看,沈瑜新成立的這個流派代表作是什么呀?”
沈瑜如今正式只發表了一篇文章《微塵》。
青云社那邊倒是有一篇他的《逐夢》,只不過仍舊尚未發出來。
逍遙院這邊的《寵》更是還在修稿期,八字還沒一撇。
代表作可不能瞎舉例,代表作往往是一個人或者一個流派最得意的作品,如果明明人家最好的作品不是這一部,卻偏偏要寫上人家初中時寫的黑歷史……
那么感覺自己被公開處刑了的作家們,從此筆下所有的反派名字都會隨你姓。
沒人應聲。
駱老教授繼續問:“那么沈瑜這個流派,有哪些代表作家啊?”
大家后知后覺的感覺到了駱老教授的意思。
駱老教授搖搖頭:“這也不說,那也不說,沈瑜成立的這個流派正式叫什么名兒,總可以說了吧?”
之前為了好稱呼,倒是暫擬過一個余韻派。
但是既沒有叫開,又沒有得到原作者的承認。
這時候說出來,也不夠正式。
“所以我說你們這些年輕人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你們的擔心有道理,古人也擔心天狗會把太陽吃了不吐出來呢,但是事實上呢?”
“沈瑜他進步有目共睹,你們怎么知道他的文章永遠都不會具有普適性?你們為人師者,難道該做的不是讓目前有缺陷的他的文章變得更好嗎?”
“居然還想打壓……要我看,沈瑜他錯就錯在出名太早,那篇《微塵》他就不該發出來。等他成長起來了,再發出他的得意之作,我們絕對會驚嘆于他奧妙的靈氣,并且爭先恐后的想著怎么去完善怎么去升華。而不是抓住他文章的生澀不放,然后輕易地判定沒救了。”
駱老教授再度搖搖頭:“年輕人啊,沉不住氣。”
沈瑜他何嘗不想多練練再發稿,他以前也是成果名的人,知道留下文筆的黑歷史,對于以后發展是多么大的麻煩。
但是耐不住他真的十分缺錢了。
死線是第一生產力,饑餓迫使他忍著羞慚感投稿。
而且駱老教授實在是太過于高看他了,現在的他還在想著怎么向這個世界的文筆轉變,把情法交融變成事實的這種夢想。
除非那一瞬間的情緒讓他很忍不住,不然心里有點b數的他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