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編輯和文人之間的交談,可以說的上是不怎么客氣。
其實也是因為他們是合作已久的老伙計,對方是個什么性子你都了解了個大概,哪怕有時候說話沖,也知道對方覺得不是針對自己,對自己沒有惡意。
文人:“你就跟我說實話吧,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你以前說過從來不會催我這么著急。你真的變了,你是不是外面有狗了?”
蘊華社的編輯嘆了一口氣。
說實在話,現在跟自己聯系的這個文人,真不是他手中的硬茬兒。他手中拖稿拖到直接消失的鴿子精不在少數,而這位算得上是按時交稿的好榜樣。
以前他們的約稿函發下去,三個月之內,這位文人必定能夠給他交上一份稿件。就算這份稿件當時沒過,那質量也有修改到差不多能發表的余地。
所以他們的合作一向非常愉快。
但是凡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比起之前讓他炸裂三觀的沈瑜的寫稿速度,如今自個兒老伙計的速度實在是讓他有點看不上了。
蘊華社的編輯:“你知道你剛剛說的沈瑜寫稿速度是多快嗎?”
文人:“兩周?是很了不起,哪怕給我他1/3的速度,我或許都寫不出一篇文章。但是那又怎樣呢,我不跟他比呀,我就跟正常的文人比。”
“你覺得以后正常的文人速度會是多少呢?”
文人:“呃,三個月一短篇?”
蘊華社的編輯搖搖頭。
“以后正常文人寫稿的速度,估計跟你說的兩周一篇差不多。”
文人嗤笑:“那你怕不是想太多,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向沈瑜那個變態一樣,兩周就交上一篇短篇。”
“以后會的。”
“你干嘛這么肯定?”
“因為文壇的文風出現了改變,而且還有一個人拿著鞭子跟在后面催你們往前頭跑。”
蘊華社的編輯回憶起了當時沈瑜說自己能夠每天交稿時,大家的反應。
第一反應是鴉雀無聲,震驚到失語。第二反應就是求證,畢竟這實在太過于匪夷所思。
沈瑜也話不多說,直接了當的就用了幾天時間,每天定時交稿,向他們證明了一下,他是真的有每天寫上足質足量的稿件的能力。
“誰拿著鞭子跟在后面,催我們往前頭跑,你的意思是還有人寫稿子的速度能夠比沈瑜兩周一篇更快嗎?怎么可能,那人造假了吧?”
文人也很不敢相信,笑著勸導自己的老朋友:“你不要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要自己親眼看到才可以。哪怕報紙上頭報道什么畝產3000斤,肉豬大過牛,也不一定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