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卻又發作不得。
事實上……
易經學派,特別是易經楊何學派,在過去四十多年,在儒門內部扮演的角色,就是攪屎棍!
他們拉公羊打谷梁,拉左傳揍公羊,與歐陽學派一起胖揍其他尚書學派,又拉上詩經學派,打壓尚書學派。
在今文陣營和古文陣營之中,煽風點火,拉幫結派。
宗旨之一,就是誰強學誰,誰弱揍誰。
偏偏,所有人都對這些人無可奈何。
為什么?
易經學派,是周公的道統,號稱‘諸子之源,儒門之根’。
而且,易經學派里的大能,一個個都是學究天人,滿腹經綸,粉絲無數,財力雄厚。
旁的不說,就這位田先生門下的十余入室弟子。
個個都是關中有名的卜者,大凡王公貴族、三公九卿。
無論誰家要嫁娶送葬,移宅修屋,乃至于出門遠行,都需要去這些大人物家里求卦。
至于這位田博士,就更是超級大V。
就連貳師將軍李廣利,每次回長安,都要向其求教。
和這些人糾纏,哪怕贏了,也是慘勝!
在儒門,如非必要,沒有人會去針對這些擁有莫大影響力的大V。
故而,看著田何的做派。
江升和徐襄等人,只好忍著惡心的不適,紛紛齊身,跟了上去,去為長孫道賀。
可惜,他們還是慢了一步。
董越在見到田何出列的瞬間,就已經跟了上去。
等田何賀完,他就立刻上前拜道:“殿下,田先生所言極是!”
“正所謂,有嘉折首,獲其匪丑,無咎也!”
“今殿下得強軍,臣為殿下賀!”
貫長卿也是不動聲色的拜道:“臣附議!詩云:君子萬年,保其家世,君子萬年,保其家邦!”
“殿下得強軍,臣不敢不賀!”
對于貫長卿來說,他這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將毛詩學派的思想和主張,推銷給漢家天子。
但可惜……
目前來說,毛詩學派的營銷策略和營銷方式,表現差勁!
當今天子,似乎不是很喜歡毛詩學派。
太子和長孫,好像也不感冒。
這可真的是愁壞了貫長卿和他的老師毛萇。
為了更好的推銷自身,包裝自我。
毛詩學派在河間獻王劉德薨后,就一直緊跟長安方向標。
簡單的來說,便是長安流行什么,天子喜歡什么,他們就推崇什么。
這也是他們從董仲舒成功的經驗上吸取到的寶貴教訓。
一個學派思想要成功。
首要的基本,就是爭取天子的認同,影響到皇室。
于是,天子想屯田朔方,毛詩學派就拿著‘天子命我,城彼朔方’來頌揚這是偉業,百年大計,千年之策。
天子想要封禪泰山,毛詩學者更是上跳下躥,極力唆使。
可惜,努力了十幾年,效果不大。
毛詩始終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不受待見,別說官學了,就連太學都沒有位置。
迄今,大小毛公和貫長卿的這個詩博士,依然只是河間國博士,而非漢博士。
所以呢,在太初之后,特別是貫長卿開始崛起,代替老師主政那君子學館后,就開始干脆沉淀下來,發揚詩經的‘諷、刺’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