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全國各地尉卒采用新軍制遴選招募年齡身高合適的兵員充任……”
“第五,退役之將士可以安排進入各地新籌備的海關、碼頭、港口、商務、財政等署衙任職或者擔任警尉職務……”
……
“臣綜上所述之法,可由兵部和戶部擬定一個詳盡的時間表進行推進,切勿操之過急造成邊關、朝堂、地方陷入混亂,臣不在朝堂,但朝堂一切公務皆有法度,陛下只需妥善安排詳加詢問必然順利無虞!”
這些奏書其實陳旭早已寫好,只不過要接一個時機和一個貌似契合的理由交給始皇帝。
軍制改革不是普通民生改革,自古以來大臣都不好胡亂摻和,陳旭雖然得始皇帝器重,但也不能做的太囂張,在軍隊毫無問題的時候就跳出來指手畫腳。
就像一個人剛剛被一家世界五百強公司聘用,總覺得公司這也有問題那也看不入眼,整天在領導面前逼叨逼叨這兒要改那兒要改,甚至還告訴老板,你這家公司的規章制度和人事制度全部都有問題,你必須按照我制定的規則全部換上我推薦的人才能做大做強,面對這種傻逼級別的新人,大部分領導一定不是虛心納諫,最大的可能只是會一腳踹出去。
秦始皇不是世界五百強級別的老板,他是世界第一強的老板,有吞日月統八荒的雄心壯志,即便是他可以從諫如流,對陳旭也青睞有加,但卻沒有任何人能夠凌駕到他頭上去指手畫腳,除非他開口詢問。
這才是君臣之間最和諧的狀態。
任何一個領導都不喜歡太張揚的屬下,更不喜歡太過自我良好的員工,始皇帝因為陳旭的身份可以容忍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上朝,可以給他任何人都得不到的榮華富貴,但若是陳旭毫無理由的去干涉軍政指手畫腳,必然會引起始皇帝的焦慮不安甚至是緊張。
始皇帝細細讀完陳旭的書信,然后挨著從木箱里面把奏書一本一本拿出來。
《義務兵役制實施細則》、《募兵制度實施細則》、《軍隊組織實施細則》、《五大戰區以及軍隊建制細則》、《軍爵法案》、《現役軍官服役法》、《退役將士安置法》、《后勤保障試行法案》、《勛章試行法案》……
很快案桌上就擺放了足足十多本新軍制的改革法案,而且相比上次陳旭在朝堂提交的十多本坦途計劃的奏書來說還要厚不少。
看著這些整整齊齊的奏書,始皇帝連續靜坐足足數分鐘,臉色從開始的驚恐、驚訝、感慨慢慢變成了一絲會心的感激。
清河侯,從來都不曾讓他失望過。
光是看這些奏書的名稱,幾乎就以及囊括了他心中所有的疑問。
“真是難為太師了,來人,為朕沏一壺紫云仙茶!”始皇帝吩咐一聲,然后輕輕翻開第一本《義務兵役制實施細則》細細參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