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貝大大小小有一百多個,其中還夾雜有幾個生蠔,陳旭挑出來二十多個大小合適革命頭均勻的制作這道菜,而且也不過是示范,剩下的都還養在魚簍之中讓這些廚師去學著制作摸索經驗。
今日過后,他在舟山海島上制作的這些菜肴很快就會傳播開去,不長時間就會成為會稽當地的特色美食。
“侯爺,這幾只鮑魚怎么制作?”看著扇貝蒸上,侯府的一個廚工把一盆泡在清水中的鮑魚端過來詢問。
鮑魚絕對算是最名貴的海產了,素有海味之冠的美譽,不僅營養價值豐富,還有極高的藥用價值。
號稱華夏醫典鼻祖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于鮑魚的記載,性平味甘,入肝經腎經,是為良藥,而后世的本草綱目更是將其列為海中八珍之一,足見對其醫食同補價值的極高推介。
鮑魚不光珍貴,而且難得,生活在數丈深的海底,捕撈極其困難,比之扇貝稀少百倍不止,漁民運氣好弄到一個兩個偷偷賣到句章或者吳中當地,一個至少能夠買十錢以上,而在五湖園的酒樓,一罐燉制的鮑魚蓮子羹至少要買百錢以上,里面不過兩頭鮑魚罷了,由此可見無論在什么時代,鮑魚絕對都算是最貴的海產。
而沿海的漁民捕撈到鮑魚,大部分都不敢私自售賣,都會曬干之后用來交稅,然后這些干鮑魚都會被運送去咸陽交給少府收入皇宮之中,作為皇族專用的補品,與絲綢同等地位,平民不許食用。
不過所謂山高皇帝遠,民間實用鮑魚的傳統一直都有,貴族豪紳不吃是不可能的,最多就是不張揚罷了,畢竟這東西方道術士吹捧的太厲害了,長食有輕身健體益壽延年的功效。
而且如今早已禮崩樂壞,距離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的傳統太過遙遠,再加上清河侯不斷推行的美食文化,如今民間對于各種美食的追捧和需求已經達到了狂熱的地步,凡是稍微富裕之家,都已經改變以往的飲食習慣,開始采用報紙宣傳推廣的煎炒烹炸等新的烹飪手段來改善生活品質。
因此在這個美食爆炸的時代,鮑魚海參這些以前只有皇族和貴族才能享受的名貴海產,如今也偷偷摸摸的開始在食舍酒樓售賣,甚至有錢有勢的家庭開始明目張膽的購買享用,各地官府也是睜只眼閉只眼,許多官員自己都還要吃,甚至呼朋喚友的吃。
陳旭推行的各種改革不僅僅增強了大秦從朝堂到民間的活力,也大大動搖了往日嚴苛的等級觀念,許多往常要遵守的各種嚴格的尊卑禮儀也開始松動起來,導致大秦更加的禮崩樂壞。
鮑魚只有五個,而且都很大,對待這幾個珍貴的玩意兒,陳旭挨著拿起來來仔細觀看思量吃法。
干鮑魚他在咸陽就吃過,而且還不算少。
皇帝每過一段時間有事沒事兒都會賞他不少東西,絲綢皮貨金銀珠寶,而賞賜最多的就是各種食材,都是極為奢侈珍貴的東西,比如犀牛舌、象拔、駝峰、熊掌、鹿肉、天鵝、海參、鮑魚等等,當然還有虎鞭鹿茸老山參等藥食同源的大補之物,反正只要是皇宮有的,每到有人貢獻來,皇帝都不會忘記給陳旭安排幾車。
投桃報李之下,陳旭每當得到什么好東西,發明出來什么新奇的好玩意兒,制作出來什么美味,都不會忘記始皇帝。
兩君臣二人如今堪稱有史以來君臣關系的典范,關系好的如同穿一條褲子。